首頁>健康>

作為患者最親近的人,當患者的生命之火即將熄滅,家屬應該做些什麼呢?中國人的文化,一向避諱談及死亡,肺騰社群裡也很少有家屬主動提及這件事,有也是家人離世後向群友訴說自己的遺憾。他們往往回避與患者談論死亡,不接受最壞結果並做出讓醫生過度治療/搶救的決定,或者在陪伴患者走完最後的那幾個小時非常迷茫和不知所措。

如果所在地區沒有安寧療護或者提供心理幫助的部門,這一篇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別抗拒開啟“死亡”話題

曾有過這樣一位正處於花樣年華的在校大學生小張(化名),以往身體健康,後咳嗽、咳痰伴胸痛1個月、加重1周後入院,被確診為肺癌晚期。病症來勢洶洶,留給他的時日已然不多。一開始,家屬要求向患者隱瞞病情。後來因患者身體疼痛加劇,實在瞞不住,才將病情告知患者。

小張得知病情情緒激動,引發疼痛加劇,醫生給予鎮痛治療後才安靜下來。等情緒穩定,瞭解到病情的嚴重性,權衡利弊後決定不接受任何針對性的治療,並轉入綜合內科維持生命。家屬和小張都不是喜歡傾訴的性格,跟“死亡”沾邊的話題,雙方也都不知如何開啟。小張是害怕的,每晚默默哭泣的淚水打溼枕頭,掀開枕套,才發現新買的枕頭都有黃綠色斑塊生黴了。

家屬始終不知道該如何開啟“死亡”這個話題,總是忙這忙那,給予孩子身體上最大的照顧。看似做了最大的努力,小張也看似能夠平靜的面向死亡。但其實,雙方都懼怕那個時候的到來。

開誠佈公地談生論死,其實可以幫助患者消除對死亡的恐懼,並提前解決患者所擔心的事情。讓患者說出來,給他一個傾訴的機會,瞭解他最後的心願和擔心,並在那個時候儘可能的去滿足。

不知道如何開啟話題,可以參考類似下面這些:

那個時候你想在醫院還是家裡?

那個時候你想在白天還是晚上?

那個時候你希望誰來陪你,需要他(她)怎麼做?

現在你還有哪些擔心和遺憾?

……

問完,也許你會得到一些患者此前說不出口的心裡話。

我想在家裡。

我希望那個時候是白天,陽光照在我的身上。

我希望媽媽可以陪著我,拉著我的手,她不要哭,輕輕地拍拍我就好。

我真的很想念完大學,進入社會,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真的好可惜。

……

大家可以回顧下肺騰往期直播,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中級社工師劉芳老師 為大家帶來的《腫瘤病人心理呵護》,貼近生活也有借鑑意義。戳→【直播總結】專家分享:肺癌治療前沿進展及腫瘤病人心理干預

尊重患者的想法,知易行難

小編還聽過病友分享的一則身邊事。一位桃李滿天下的大學教授晚年患上肺癌,兒女都身居國外,身邊只有一位學生在照顧。病危那天,學生把他送進醫院,連線國外的家屬詢問治療意見,家屬堅持治療。第二天等教授清醒過來知道自己在醫院後,很是氣憤,當即就要求回家,說他想死在家裡,這個他早就寫進了遺囑。雖然他的學生知道教授的心願,卻不敢擅自簽字帶老師回家。國外的兒女依然堅持留下治療,不同意出院。兩天後的晚上,教授在氣憤、孤獨中離世。

其實,在生命的最後,可能有些治療已經沒有多大意義。照顧患者的心理,按照他的意願去面對死亡,或有親人陪伴,讓他感覺不再孤獨、害怕,或處於熟悉的地方、場景,讓他感覺有安全感、有歸屬感,才是家屬最應該去做的事情。

尊重患者,尊重患者本人意願,大家都知道,可做起來卻很難。

最後的那幾個小時,不如輕握患者的手

晚期肺癌老劉躺在床上,傳來“死亡咆哮聲”,這是因為患者口腔肌肉變得鬆弛,呼吸時,積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會發出咯咯的響聲,使人聽了很不舒服。大兒子知道,留給父親的時間不多了,他在父親的頭下加了一個枕頭,然後坐下來,握起父親的一隻手,那一刻,手彷彿插入了涓涓溪流,冰冷且清澈。

父親餓嗎?渴嗎?確實,他已經好幾天不怎麼進食進水了,但對於瀕死的人來說,常常不會感受到飢餓。相反,脫水、缺乏營養的狀態造成血液內的酮體積聚,能夠產生一定的止痛效果。

父親冷嗎?確實,他的手很涼,這是因為迴圈的血液量銳減,面板才變得又溼又冷。此時的他感覺身體很輕,哪怕是一條絲巾,都會讓他倍感沉重。

我們認為的意義對於生命即將走到重點的人來說,已經不復存在。此時的陪伴,倍加珍貴。

寫在最後

臨終關懷要想發揮最佳效果,預計需要80-90天,也就是3個月。所以,提早與患者開啟一段“臨終”話題,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義的。根據調查,90%的患者更願意在家中死去,但有些家屬則害怕救治不力,想要在醫院治療直到最後一刻。兩難境地,肺騰非常理解家屬的心情,但也請大家記得尊重患者本人的意願,給予他們最大的關懷。

在最後時刻,給患者蓋厚厚的被子,不停的喂水餵飯,自認為的孝心,也許給他帶來的是莫大的痛苦。所以,不要再忙叨了,握起患者的手,傾聽他的意願,尊重他們最後一程的選擇,用關懷和愛消除恐懼。

9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又一知名演員患癌去世!收藏這份健康指南,掌握“胰腺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