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也成為大家談之色變的惡性腫瘤。因為其起病隱匿,患者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由此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為何被稱為“癌症之王”
胰腺深藏在人體左上腹的最深處,與肝、膽、腸、胃等器官緊密相鄰,其後方是錯綜複雜的血管和神經組織,特殊的位置也導致它更易“隱藏病情”。
胰腺癌之所以被稱為癌症之王,是因為它有三個特點:
起病特別隱匿,由於胰腺的位置很特殊,引起的疼痛沒有特異性,可表現為脹疼、鈍痛、燒灼痛等,所以胰腺癌特別容易被誤診為胃病;解剖位置複雜,往往初診時已無手術機會。治療效果差,胰腺癌手術後容易復發,加之對化療、放療等治療敏感性欠佳,因此預後往往較差;腫瘤惡性程度高,生存期短。哪類人群容易患胰腺癌?能否提前辨別風險,打勝這場癌症保衛戰呢?
胰腺癌的常見臨床症狀
胰腺癌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典型,常表現為:
上腹部不適、腰背部痛、噁心、腹脹、黃疸、新發糖尿病、體重減輕及大便性狀改變等。
有時,急性胰腺炎也是胰腺癌的症狀。還有部分患者平時沒出現任何臨床症狀,在體檢時發現。
患者出現食慾減退、體重下降等症狀時多屬中晚期表現。平時要多留意身體上的變化,如果出現了以上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
哪些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年齡:胰腺癌發病與年齡密切相關。隨著世界範圍內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胰腺癌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吸菸:吸菸是胰腺癌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遺傳及家族史:對(1)存在胰腺癌易感基因,如ATM、BRCA1、BRCA2、CDKN2A、MLH1、MSH2、MSH6、EPCAM、PALB2、STK11、TP53 等致病或可能致病的胚系突變;(2)家族內有胰腺癌病史(一級或二級親屬)的人,建議到醫院做早期篩查,並定期做胰腺癌篩查。
其中,5%~10%的胰腺癌病人具有遺傳易感基因。
此外,近年來一些新研究也還在不斷探索與胰腺癌風險有關的基因突變。
近日,發表在JAMAOncology上的一項多中心佇列研究發現,具有種系致病性 ATM變異的個體患胰腺癌的終生風險增加。
這項針對美國和加拿大胰腺癌家族登記處的多中心佇列研究,分析了來自具有致病性種系 ATM 變異的130個胰腺癌家族的譜系資料。研究結果顯示,與非攜帶者相比,ATM變異攜帶者患胰腺癌的相對風險為 6.5倍(95% CI:4.5-9.5)。
此外,2018年,根據梅奧診所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有6個基因與胰腺癌風險增加存在明顯的關係:BRCA1, BRCA2, CDKN2A, TP53, MLH1和ATM。攜帶這些基因突變的患者患胰腺癌的風險顯著上升。
其他:高脂飲食、體重指數超標、酗酒、罹患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等也與胰腺癌發病具有相關性。
《中國胰腺癌診治指南》(2021)中指出,胰腺癌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對於合併遺傳易感基因的病人,應定期進行胰腺癌篩查。
怎樣預防胰腺癌的發生?
胰腺癌這一癌症發生後進展很快,要認識到預防的重要性。作為消化系統腫瘤的一種型別,建議大家從以下幾點著手,做好預防,儘可能減少胰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1、保持良好心態。做到勞逸結合,不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和過度疲勞是重要的癌誘因,它能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等致癌條件增多。
2、調整膳食結構。比如,避免高動物蛋白和高脂肪飲食。研究顯示,這類食物攝入過多,患胰腺癌的機率明顯升高。此外,忌暴飲暴食和酗酒。這是導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也會增加致癌危險。
3、不吸菸。菸草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會增加患胰腺癌風險3倍以上,並且吸菸越多患病的機率越大。
4、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運動,堅持鍛鍊,增強身體抵抗力。此外,保證規律作息,避免超重或肥胖。
此外,建議年齡在45歲以上,有消化道或血糖異常的人,到醫院做全面檢查並定期體檢。
總結
雖然胰腺癌一直是惡性腫瘤中的“頑固分子”,早期難以發現,但不代表我們完全無計可施。只要提高警惕,特別留意身體發出的一些“求救訊號”,在早中期也能發現,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