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降糖藥,血糖還是高,這是很多糖友苦惱的事情,關於血糖的調控,影響因素和需要考慮的方面較多,今天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吃了降糖藥,血糖還是高,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原因1——降糖藥沒有達到最佳效果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即飲食+運動調節,無法使血糖達標,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服用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了。要在多長時間內控制血糖達標呢?
通常情況下,對於糖尿病初期用藥的朋友來說,通常在3個月內,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內,空腹血糖控制到7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就算是理想的血糖控制了。
醫生的習慣是從低劑量起始使用降糖藥物,然後根據血糖水平逐步調整用量,比如二甲雙胍,起始用量一般是每次0.25g一天兩次,逐漸加大用量到最佳控糖劑量每次0.5g 一天三至四次。控制血糖不是一步到位的,通常是多次就診調整方案才能控制理想,因此,建議糖友們應該按照醫囑定期來門診複診。
多種常用的降糖藥物,在服藥初期時都不能達到最佳的降糖效果,如雙胍類、磺脲類、糖苷酶抑制劑類、列汀類等藥物,一般在用藥3~4周內,可以達到最佳降糖效果,因此在服藥前幾天,如果血糖不達標,也不要著急。
原因2——選擇的降糖藥不合適不同情況的糖尿病患者,降糖藥的應用也有所不同,比如消瘦的糖尿病患者,這個時候選擇雙胍類的藥物就不是最佳的選擇,可能導致體重進一步下降;比如老年體弱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磺脲類藥物,可能會有較大的低血糖風險;比如伴有胃腸道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選擇雙胍或糖苷酶抑制劑類容易會導致胃腸道不適症狀加重;比如平素進餐時吃碳水化合物非常少的患者,選擇阿卡波糖則基本無效。
因此,對於糖尿病的用藥選擇,應該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選擇個體化的降糖藥來控制血糖,也就是說可能不同人的降糖方案都不一樣。
原因3——未做到合理聯合用藥降血糖需要合理用藥,通常情況下,對於較嚴重的糖尿病,如糖化血紅蛋白超過9%或空腹血糖超過11.1mmol/L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一般推薦多種藥物聯合用藥來控制血糖,甚至要求胰島素強化治療,這種時候,如果你服用一種降糖藥,就很有可能無法達到平穩控制血糖達標的效果。
降糖藥的聯合應用,一般情況下是選擇在效果上能夠有協同加強作用的組合,而在副作用上沒有疊加,甚至有抵消作用的藥物聯用。比如磺脲類+雙胍類,列汀類+雙胍類藥物,都是不錯的組合。
原因4——飲食控制跟不上控制好糖尿病的前提,就是要加強飲食控制,對於輕度的糖尿病,可考慮先不服藥,通過合理的糖尿病飲食,控制熱量的攝入,加強運動,控制體重等方面的生活調理來改善血糖情況。
對於服藥控制血糖的糖友來說,飲食的控制同樣重要,如果攝入過多糖分高的食物,比如部分糖友早餐外出喝早茶,同時吃粥+饅頭+腸粉或玉米或番薯等多種粗細糧,餐後血糖則一定升高得厲害。還有,水果也是,如果每天吃多種水果,也容易造成血糖較高。
原因5——服藥時間不合適一般而言,二甲雙胍等雙胍類藥物是在餐後服後,可以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阿卡波糖等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則是和第一口飯嚼服吞下去,對於格列齊特、格列喹酮等磺脲類降糖藥,則需要在餐前半小時進食,這是由於這類藥物可以刺激患者的胰島β細胞產生胰島素來降餐後血糖。格列奈等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是在餐前服用效果更好,餐後服用療效就會打了折扣。羅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類藥物,需要在清晨空腹進食。
原因6——可能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患者,之所以口服降糖藥效果不好,是由於該類患者β細胞功能衰竭,無法生產或生產極少的胰島素,導致胰島素缺乏。因此,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應該用胰島素進行替代治療。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