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三伏天后,都是全年中最熱的階段,度過了頭伏,還有中伏、末伏。面對長期高溫預警,很多人每日每夜的開空調,這時候老百姓們都會說“伏天冷風一吹最容易生病!”
傳言還說空調是健康殺手,一直開空調,不僅容易患上“空調病”,還容易讓寒氣入侵,增加關節炎、傷寒感冒的概率。有很多戶外工作者,如清潔工、高溫作業工等,幾乎每年都有熱中暑的案例。那我們應該如何度過這磨人的伏天呢?要想安全度過,不留下病根希望大家做好這兩點。
“適度”開空調:並不是說在三伏天內不能開空調,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尤其是在開空調後,人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打噴嚏、流鼻涕、頭暈、乏力、四肢痠軟、注意力下降等問題,被人們稱為“空調病”。
但在醫學上並沒有這個詞,主要原因是因為人長期待在空調房內。為了緩解這些不適,適度開空調很重要。一是在溫度上面,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溫度不要過低,白天在24~26攝氏度,晚上在26~28攝氏度之間,有利於體溫調節中樞發動機制。
二有關節炎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開空調的溫度,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晚上睡覺不適合空調直吹。白天出門不在家,需通風換氣,降低室內毒素濃度,對預防感冒、呼吸道疾病有利。
水資源要選對:很多人在三伏天內喜歡喝冰水,就連白開水中也喜歡放點冰塊,或者喝含有碳酸、磷酸的蘇打飲料。要知道,越是甜的冷飲,其含糖量越高,肥胖的人群經常喝會越來越胖。
首選是白開水,當然對於腸胃沒有疾病的人群,想要清熱解暑時,確實可以喝些冰水。而對於一喝冰水就容易腹瀉的人,這樣做極易讓寒氣入侵。
在調理方式上,選擇適量運動,全過程以微微出汗為主,長時間堅持,有助於機體祛溼排寒。對於中老年人,如果體質較為虛弱,又加上長時間吹空調,不妨喝些溫度適宜的熱水,只要溫度不超過65攝氏度,便不會對食道、口腔造成傷害。
這種方式也符合中醫上的夏天要“熱養”,大家不妨試一試,對“空調病”的人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