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概念
隨著中醫事業的不斷髮展,“冬病夏治”的概念已然逐漸流行並漸漸深入人心。“冬病夏治”是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治未病”最早出現於《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迄今為止中國醫藥衛生界所遵守的“預防為主”戰略的思想起源。“冬病夏治”是中醫“春夏養陽”理論的具體體現與應用。
冬病:在冬日陽氣不足的前提下,以陰寒之邪為主、多因素複合形成“伏邪宿根”,進而導致了經氣脈絡嚴重受阻的病機特徵。
夏治:是以“起沉痾、復陽氣、通脈絡”為主要目的的治療策略。
夏季三月,從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到小暑、大暑,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之時,人體陽氣發洩,新陳代謝旺盛。陰陽消長,體內的陰寒邪氣就處於最弱的階段。陽虛體質者易於秋冬季節感受寒邪,或體內有“宿痰”、“伏飲”等陰寒邪氣,則可於春夏兩季助陽升發之勢,給予適當的養陽之品,藥物之陽藉助機體生髮之陽而起到抑陰補陽的作用,從而陽虛體質得到糾正,陰寒邪氣得以祛除。
冬病夏治怎麼治?清代張璐《張氏醫通》採用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共為末,入麝香調敷肺俞、膏肓、百勞等穴位治療冷哮是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先河。清代徐靈胎有言“用膏貼之,鼻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至膚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由此產生了三伏貼等收效明顯的傳統冬病夏治療法。
在肺病科,對於寒症、虛證(肺虛、脾虛、腎虛)為主的支氣管哮喘、COPD、反覆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均有顯著的療效。
臨床常根據患者病情與個人經驗選定穴位。慢性咳喘患者,選取肺俞、定喘、天突、大椎、膻中、神闕、腎俞,病情較嚴重者加膈俞和心俞。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選用天突、肺俞和定喘,過敏性鼻炎則再加迎香、膻中,易感冒者加大椎,肺氣腫者加身柱穴等等。此外尚有豐隆、足三裡、湧泉等穴位也有不同的治療效果。
三伏貼是什麼?“三伏貼的藥物往往選擇的是中藥中活血散瘀,調血通經的溫熱類藥物。以張璐冷哮方為例,《張氏醫通》記載:“冷哮……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
1、白芥子+細辛——君藥
味辛入肺,氣溫能散,故能利氣化痰、溫肺散寒、透達經絡,善驅皮裡膜外之痰。性溫辛香,氣盛味烈,功能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宣通鼻竅,與白芥子聯用加強溫散寒痰之功,共為君藥。
2、甘遂、延胡索、麝香、生薑
甘遂苦寒,洩水逐飲,消腫散結為臣藥;延胡索性味辛溫,功能活血行氣止痛,善行血中之氣滯、氣中血滯,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為佐藥;麝香辛烈竄散,化陽通諸竅,活血行經絡,引藥透肌骨;生薑辛溫,引藥入肺、脾、胃經,溫中止嘔,溫肺止咳,二者共為使藥。
在現代冬病夏治三伏貼的應用中,較為常用的中藥有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生薑、肉桂、麻黃、麝香、丁香、冰片、巴戟天,吳茱萸等等。在臨床往往是通過中醫辨證論治進行選擇和調整。
敷貼注意事項然則“冬病夏治”外治方多為溫補或溫散類方藥,以保證藥物透入,大都含有辛香走竄類或毒性刺激性藥物或輔料,因此熱性病症(如陰虛火旺、痰熱、咯血)以及面板過敏、瘢痕體質、孕婦、及婦女月經期間等情況均不宜使用。
敷貼期間飲食宜清淡,少食肥甘滋膩及過鹹的食物,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忌食蝦、蟹、公雞、魚頭等發物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此外在敷貼後區域性面板會產生潮紅、灼燒感、輕微刺痛、色素沉積或者小水皰等生理反應,均無需特殊處理,小水皰讓其自然吸收即可。也可能出現紅腫、潰瘍、疼痛、大水皰或過敏等不良反應。則應停止敷貼,採用一些外用軟膏進行症狀緩解,但凡面板有潰破甚至大範圍全身過敏現象,則應及時就醫。
藥師提醒三伏貼是依據《內經》中“春夏養陽”“長夏勝冬”等理論發揮起來的中醫治未病的具體應用,也是運用氣候變更規律、“天人相應”的中醫整體觀和陰陽五行學說進行養生防病的具體實踐。巧妙的運用氣候與中藥的偏性,以溫陽驅寒來降低虛寒性病症的發生率。冬病夏治的理論和實踐,雖仍需不斷髮展、完善和豐富,然其創新思想、思路及發展路徑,當為中醫的發展創新提供不可多得的借鑑和示範效用。
編輯 / 瑞金醫院藥劑科 陸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