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糖尿病,估計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糖尿病患者吃藥、注射胰島素的場景,確實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是目前最有效也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用於運動和飲食無法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腹和餐後血糖水平,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幫助人們避免併發症的影響。但是,在古代有糖尿病嗎?在降糖藥和胰島素髮明之前,糖尿病可以治療嗎?能治好嗎?
糖尿病古時被稱為“消渴”,歷史上有記載的患者並不少傳統醫學其實早對糖尿病有所認知,被稱為“消渴症”,中醫名著《黃帝內經》中記載: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中醫對糖尿病的認知其實是從症狀入手的,糖尿病患者口渴多飲,所以用消渴來命名。有了病名,自然跟消渴對應的患者也就會出現在史料的記載中。
根據歷史記載,古代在中國有不少名人都有糖尿病,比如司馬相如、漢武帝、安祿山、蘇東坡、慈禧太后等等,可以說這跟飲食、運動習慣有很大的關係,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達官顯貴,飲食普遍比較好,而運動又較少,所以較易患病。
司馬相如被稱為有史記載的第一個患糖尿病的人,史記中記載: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有文解釋稱:其人一日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也就是說司馬相如能喝能尿,醫生認為他患了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因為司馬相如是有名的文人,所以古代文人把消渴症也稱為“相如病”。
又比如說,安史之亂的安祿山,據稱其重330多斤,非常能吃,所以晚年身上常年長瘡不愈,還有眼疾,甚至到後面還瞎了,這才被兒子刺殺,根據他的這些症狀,糖尿病病人的傷口是很難痊癒,所以才會全身長瘡,也可以判斷安祿山患有糖尿病。
對於當時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消渴症可以說是一種致病的疾病了,很多人會在很短的時間裡出現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出現昏迷、休克、中風、心梗等問題,最終導致死亡,除了傳統醫院通過辨證論治進行相對治療外,在全世界都曾經使用過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
比如,在古代埃及採用鉛石來治療;在歐洲中世紀,醫生採用放血療法幫助糖尿病患者醫治;在中國也有采用鍼灸、拔罐的方法治療,甚至有在病危時採用鴉片來緩解痛苦……,在沒有了解糖尿病與胰腺功能有關之前,人們更多認為糖尿病與肺、胃、腎等臟器有關係,使用的方法也多跟這些器官治療相關,所以以上的方法並沒有收到好的效果,大多數人出現“三多一少”後,只能等死。
現代糖尿病治療第一人喬斯林醫生(Elliott P. Joslin, MD)是現代糖尿病治療的第一人,他出生於1869年,在其行醫初期糖尿病的治療依然處於無藥可治的狀態,患糖尿病就如同現在患癌症一樣,患者或者會在很短時間患急性併發症身亡,或者已經出現慢性併發症的人,會致殘、生活品質下降,在痛苦中等待死亡。
而喬斯林醫生專門治療糖尿病患者,並且在1916年出版了第一本糖尿病治療的書籍,在這本書中他記錄了1000名患者的治療經驗,並用於指導其他醫生。三年後,他再次出版了一本有關糖尿病的專著,而在這本書中他嘗試讓患者學會通過自我治療的方式控制血糖。在這兩本書中,喬斯林醫生提出糖尿病現代治療的基本特點,要求醫生、營養師、護理人員和病人都要介入糖尿病的治療,形成團隊合作,在胰島素髮病後,他還親自走進患者家中,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胰島素,並且建議如何控制飲食和規律運動。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喬斯林醫生的生平,了解在胰島素、降糖藥發明之前,現代糖尿病治療的情況如何?
百年前的糖尿病治療,斷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百年前,在胰島素、降糖藥發明之前,被診斷患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沒有進行相關治療,往往活不過1年,根據喬斯林醫生的記載,很多人在診斷出糖尿病後,會選擇放棄治療,結果接近九成的人會在第一年就死於糖尿病引發的休克,而且此時,糖尿病相關的治療與檢驗也都很粗糙,只能收集患者的尿液來推算糖尿病病況,也就是說只有出現尿糖問題了,才能做診斷,其實對於不少糖尿病患者來說,出現嚴重的尿糖,其實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而且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還沒被區分開。
喬斯林醫生的母親也患有糖尿病,根據他的記載1899年他母親被診斷糖尿病,為了延長母親的壽命,缺少有效藥物的喬斯林醫生制定了一個治療方法,結果是他母親又繼續生活了9年,這在那個時代算是一個奇蹟了。
喬斯林醫生採用的治療方法就是斷食治療,簡單的說,就是吃東西要少,很少,也就是飢餓療法,這是當時唯一有效的糖尿病治療法,而且當時糖尿病治療的目標並不是控制好血糖,而是減少糖尿病引發的急性休克、死亡,並且延長患者壽命,雖然現在看上去很簡單,但在當時真是一個大難題。
喬斯林並不是斷食療法的創始人,其實在他之前,就有人進行過相關的動物實驗,他們通過減少或者定期中斷飲食的方法去嘗試治療患糖尿病的狗,結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隨後,實驗用在人身上,逐漸減少患者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甚至最終將碳水化合物降到0,每天只攝入400卡左右的熱量。那麼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方法治療呢?因為通過這樣的飲食,會讓糖尿病患者血糖較少,尿液中的糖分降低無法檢查,感覺好像沒有糖尿病一樣,但實際上這種飲食方法無法長久,患者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也不利於長壽。因為持續性的斷食,會讓患者有酸中毒的風險。糖尿病酸中毒發生時,輕者口渴多尿,重者持續嘔吐,呼吸困難,甚至休克。
所以通過斷食控制血糖,又要同時避免酸中毒,這樣的治療不容易。
因此,喬斯林醫生對這種斷食療法進行了改進,他要求患者進行斷食的時候要做到首先不傷身,再考慮療效問題,而且他認為酸中毒可以控制的,簡單的做法就是減少飲食中脂肪的含量,飲食可以吃一些蔬菜、肉湯,還可以喝咖啡和茶。但這種斷食最多隻能進行四天,每週三天還是要恢復正常飲食的,因此這是一種間歇式的斷食。其主要目的,依然是讓尿中沒有糖,這樣就能減少高血糖休克的發生,避免死亡。
根據喬斯林醫生的處方記錄顯示,當時斷食療法中對於每天熱量的攝取非常嚴格,基本上不高於700卡,斷食後正常飲食時也是要對餐飲的份量進行控制,避免攝入過多熱量。通過這種方法,糖尿病患者第一年死亡率降低到了17%,比之前降低了70%左右,效果顯著。
胰島素的發明,第一個用於糖尿病的藥物問世喬斯林醫師治療過很多病人,甚至大發明家愛迪生也曾求診於他,但這種需要嚴格控制飲食的治療方法,並不輕鬆,很多患者為了計量食物的份量,甚至需要自帶計量秤,並且長期需要忍受飢餓,這種情況直到1922年才得到改善。
1922年胰島素髮明上市,在多倫多大學醫院,1名患有嚴重糖尿病的男孩,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接受胰島素注射的患者,在十多天的注射治療後,男孩很快沒有了尿糖症狀,並且慢慢恢復健康。
因此,胰島素名聲大噪,作為治療糖尿病的第一個藥物,這神奇的激素拯救了許多糖尿病患者,同樣也讓通過斷食療法控制血糖的患者們也能解決痛苦,就包括最初發明斷食療法的醫生弗雷德裡克· 艾倫也放棄了,甚至放棄了糖尿病治療,他認為糖尿病已經被攻克,轉而開始研究如何治療高血壓。
就是因為胰島素治療的效果太好了,鋒芒蓋過了其他降糖藥物,所以1929年發現的二甲雙胍根本沒有抵抗之力,結果直到1995年才在美國正式上市。
重新審視斷食療法在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發明前,即使當時最有名氣的喬斯林醫師,也只能通過斷食療法讓病人延續生命,根據當時的文獻記載,兒童在斷食療法下一般只能延續三年的壽命,因為兒童多數是1型糖尿病;而大約30歲左右的成年人如果患病,採用斷食療法,大多能夠延續5年左右的壽命,而胰島素和降糖藥改變了這一切,此後糖尿病患者的壽命出現了大幅度的延長,所以當時能夠通過斷食療法撐到注射胰島素的患者來說,這是最幸運的!
當然,現在對於糖尿病的治療除了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外,斷食療法也經常被醫生提起,不少醫生認為斷食療法是治療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好方法,甚至有醫生認為可以通過低碳生酮飲食逆轉糖尿病,不過這樣的病例只有少數。
在現在我們進行糖尿病的治療,首先要重視的是患者自身對於飲食的控制,這是糖尿病治療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並不是唯一,治療糖尿病應該是全方位的照顧,飲食、藥物、運動和血糖監測缺一不可。
而對於有些人說的不靠藥物,單純的斷食療法,其實百年前就已經有人去這麼做了,如果那個時候就不能控制好血糖,那麼現在就可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