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便祕,關鍵在於調理腸胃功能,使腸道自己來解決問題、自己來治病。
如何來調理腸胃功能呢?有一個很好的方法,那就是按摩天樞穴。
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便祕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你是否經歷過便祕的痛苦呢?有便卻排不出的感覺可真叫人難受。
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細,成天山吃海喝,沒有酒肉不成席,綠色蔬菜卻備受冷落,由此很容易導致體內缺乏纖維質。辛辣食品也成為人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這就很容易導致"上火"。
體內有熱,腸道津液減少,排便不痛快也就不奇怪了。
大腸為"傳導之官",它除了"傳化糟粕"外,還有一個功效,就是主津。
何謂"津"呢?金代醫學家李東垣認為,飲食經過脾胃消化之後到達小腸。水液等精微物質再經過小腸的吸收而下傳至大腸。大腸為最後一道關卡,它接受由小腸下注的食物殘渣和剩餘水分之後,再將其中的部分水液吸收,最後剩餘的殘渣糟粕便成為糞便排出體外。
在這個過程當中,小腸為吸收津液的主力,所以稱之為"液",言其量大;大腸吸收的津液只為微少部分而已,所以稱之為"津",言其量少。
因此說"大腸主津,小腸主液"。津液維持著腸道的水液平衡,相當於腸道的潤滑劑。腸道津液正常,人才能正常排便。如果大腸有熱,"津"的能力過強,大腸內本應留存的液體也會被吸收,腸道缺少津液的潤滑就會幹澀,從而造成排便困難。相反,如果"津"的功能過弱,腸道內殘留的水液過多,我們就會拉肚子。
排便不通暢,一般人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服用瀉藥,但這隻能治標,時間長了還會讓人對藥物產生依賴性,實屬下下策。
治療便祕,關鍵在於調理腸胃功能,使腸道自己來解決問題、自己來治病。
天樞穴為大腸經的募穴。"募"是聚集、匯合的意思,募穴是臟腑經氣的彙集之處,專治本臟腑的疾病。身體仰臥,肚臍(即神闕穴)旁開兩寸處即為此穴。
天樞為古代星宿名,是北斗七星的第一星,主持天際各星的執行。此穴位借"天樞"名,意指應天樞之星象,溝通胸腑上下之氣。
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言,"身半以上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之分也,地氣主之。半,所謂天樞也。"此穴為水谷之氣升清降濁的樞紐,可以升降氣機、斡旋上下。
此外,天樞穴又為胃經的腧穴,因此有調腸和胃、理氣消滯的效果。仰臥,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並擾,慢慢向下壓,力道由輕到重,持續2分鐘後將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離開面板),再在原處按揉片刻,注意兩側都要按摩。如此堅持一週左右,便可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我們上文提到的"赤龍絞海"術也有治療便祕的效果。
俗話說:"氣是續命芝,津是添年藥"。按摩天樞可以調理氣機,相當於吃了益壽的靈芝,而吞津法則相當於可以讓你益壽延年的靈藥。
便祕的原因多因腸道津液代謝失常所致,以致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所致。而吞津法可以給大腸補養津液,這就相當於給大腸上了潤滑劑,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效果。對於便祕患者而言,將穴位按摩與"赤龍絞海"結合起來,會起到相輔相成的功效,對解除便祕煩惱有很好的效果。
便祕為"百病之源",解除便祕煩惱,對於各種疾病而言,就相當於釜底抽薪。愛護自己的身體,就要及時清除體內的垃圾!
不過,人體的穴位非常複雜高深,對穴位的位置和按摩力度都是有要求的。建議大家在中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再配合用藥治療,才能解決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