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今日立秋!雖說名字帶個“秋”,但立秋處在中伏,熱度只增不減!常言道“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這些諺語都提醒大家:中伏很重要!中伏才是最熱的時候,而今年三伏共40天,中伏長達20天,比一般年份多10天,我們叫“雙中伏”。今年立秋恰逢中伏,暑邪和溼邪交替,進入秋收階段,這時候養生保健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伏天本身就很炎熱,外加我們身體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現疲勞、消化功能減退的情況,心腦血管疾病、中暑、面癱、腸炎也都是在這時期容易得的病。在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候,如果不注意膳食調整,吃過多寒涼食物,導致中焦脾胃虛寒,臟腑器官的代謝就降低了,還會出現:腹脹、肥胖、三高等疾病。

夏天的氣侯特點是暑熱,又加溼重,人的面板的毛孔都打開了,但是人們為了避暑降溫,穿衣服相對較少,一些女性喜歡露腰露肩背,男士經常光膀子。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空調電扇無處不在,再加之中伏時節氣高溫悶熱,且是雷陣雨最多,暑溼寒邪之氣乘虛而入。

所以這時候我們不僅要注意防溼熱,還要注意小心寒溼侵襲身體。多數人以為,導致身體寒涼的原因是冬天受冷,比如說,冬天騎電動車都會帶護具保護自己,而夏季不會保護自己,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很多寒性疾病:頸肩腰腿痛、胃寒、宮寒、痛經等,很多“病根”都是三伏天落下的。所以夏季才是導致溼寒最重要的罪魁禍首。

中伏到底如何做才能安然度過?

1、多吃苦味食物

夏主火,火入心。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中伏+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苦丁茶、蓮子心,則可以清心火,對於心氣虛的人,還能補心氣。但是苦味食物性涼,會傷脾胃,中病即止,不能長期食用,如果舌尖比較紅可以適當吃一些。

2、冬病夏治要繼續

根據個人體質來選擇冬病夏治,比如呼吸系統疾病、風溼病,以陽虛為主的疾病,趁著暑熱天氣把體內溼寒驅除。古人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許多疾病都跟體內溼氣有關係。這個季節多吃點健脾化溼的食物,山藥、茯苓、芡實、薏米、生薑等。臨床上我經常給患者開一些泡洗藥,用一些溫經散寒的藥物,堅持每晚泡腳,但注意不要大量出汗,微微出汗即可。

3、清熱解暑、健脾利溼

立秋之後,人易倦怠、乏力,清熱消暑要繼續。綠豆湯是中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

4、益氣養陰不可少

中伏時節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蔘、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等。

今年立秋處在“三伏天”內,暑氣一時還很難消,苦夏的煎熬,讓人們的脾胃弱,肝肺虛,我在臨床,經常給患者開一些健脾祛溼、安神補腦的藥膳,服用以後症狀改善良好,藥膳既可防病治病、又可保健強身、延年益壽。

在這裡我們一起交流,分享我的治療經驗。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8月7日 ▎立秋節氣,陽氣漸退陰氣漸生,做好這三件事舒服過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