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俗話說“立了秋,把扇丟”,但也有“早晨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的說法。立秋後,白天往往依然炎熱,夜晚卻較為涼爽,早晚溫差變大。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且“其在天為燥”,可知秋季燥邪當令,易傷津液,容易出現口鼻、咽喉及面板乾燥,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可出現或乾咳無痰、或痰黏難咳的“燥咳”的表現,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滋陰潤肺的食物有梨、銀耳、百合、蜂蜜、豆漿、冰糖、木耳等。

立秋過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而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還處於衰弱階段,因此要加強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起居宜早起早臥,多呼吸新鮮空氣,多做深呼吸,以及時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不過度勞作,不劇烈運動,可適度慢跑,促進血液迴圈,增強體質。另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中提出“秋不食肺”的觀點。這是從“五行學說”出發,肺屬金,肝屬木,金克木。秋季本身肺氣較旺,如再過用補肺之品,就會導致肺氣過旺,從而傷肝,肺金過於克伐肝木,而肝主情志,疏洩氣血,因此,在肝氣受制的秋天,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在生理方面則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的發生,如:內分泌紊亂等問題,像月經失調、失眠、心悸等問題,尤其有肝臟慢性疾病的人更要注意。當出現此類現象時,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肝解鬱等方法調理。

立秋時節,除了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食用滋陰潤肺的食物,還要注意不要過於“貼秋膘”。老人們常說,貼秋膘要吃肉,那是因為在以前,大部分人都需要在室外勞作,在烈日下勞作,體力消耗大,需要補充動物蛋白,而現在,人們多在有空調的室內工作,活動量也比較小,因此,不建議在秋季吃太多的肉類,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尤其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

人與天地相參,若要獲得健康,就要順應自然界四時“生、長、化、收、藏”的規律。立秋節氣是由熱轉涼的交接時期,陽漸收,陰氣漸長,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人體與外界一致,此時也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期。根據《黃帝內經》所提出的養生原則,立秋起,養生宜養“收”。《黃帝內經·髒氣法時論篇》道:“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秋日宜收不宜散,而中醫認為,酸性收斂,辛味發散,故立秋起,可適當吃一些酸味蔬果,如檸檬、烏梅、柑橘、柚子等收斂肺氣。飲食上還要儘量少食辛辣,以防瀉肺氣。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吃這些食物好處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