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壽命,從來不是天定,而在於“求活”的意志,以及一顆想要長壽的心。想要長壽,便要從現在做起、從細節做起,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當然除了堅持,方法也很重要。
人之一生,大多都在做休息和運動兩件事,運動包括腦力運動和體力運動,休息又包括睡覺以及放鬆娛樂。
古代俗語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說的何種尺寸?長壽不是一件簡單事,但也並不複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睡眠,你睡對了嗎?
吃好、睡好、玩好,人生才能算作美好。今天,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三寸、四寸”到底是何含義?暗含怎樣的科學道理?細細剖析,方解其真意。
何為“三寸、四寸”?
古代,一寸為3.3釐米,三寸約為10釐米,四寸則約為13釐米,“三寸、四寸”作為數量單位,指的是枕頭高度。
枕頭,歷史極久。《說文解字》載:“枕,臥薦首也”,意思是用在睡眠休息時墊頭的工具。多呈長方形,也有多邊形、橢圓形、元寶形、馬鞍形等。
以名稱分,有龍頭枕、虎枕、瓷枕、警枕、藥枕、鴛鴦枕、雞鳴枕、龜紋枕、桃花枕、菊花枕、水晶枕等。
枕頭,在古代講究極多,甚至多與“情事”相關,女子結婚會繡鴛鴦枕,並帶到丈夫家去,而且女子在偷情的時候也不忘自帶枕頭。
據說曹植對自己嫂嫂甄氏暗戀已久,甄氏也對風流倜儻的曹植芳心暗許,只是礙於倫理道德,二人可謂是“有賊心沒賊膽”。
後來,甄氏相思成疾,最終病逝,成為洛水之神,夢中“意會”曹植,“明眸善媚,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最後留下一具玲瓏枕,人雖去,枕仍香。
其中警枕還有一個典故,說是北宋司馬光曾以小圓木作枕,只要睡覺時稍微動一下,頭便會從枕頭上滑落,驚醒後立刻讀書。後來司馬光將此枕命名為“警枕”,後多有書生效仿。
“三寸、四寸”的好處從醫學上來說,枕頭的主要作用,在於維持人體的正常的生理曲線,使得人儘管在休息的時候身體弧度不會變形,讓身體處在放鬆狀態。
古人說“高枕無憂”,是這樣嗎?
事實上,倘若枕頭過高,就會使得頸部壓力過大,頸椎受壓過大,會破壞正常的生理角度,壓迫頸椎神經,導致頭部缺氧、頭疼、頭暈、耳鳴、失眠等症狀。
長時間枕過高的枕頭,會導致骨質增生;但若枕頭太低,頸部沒法得到放鬆,也會破壞正常生理曲線,造成各種頸椎疾病。
醫學研究表明,枕高最好以10~15釐米為佳,具體尺寸,則要根據自身的生理弧度去確定。《老老恆言》雲:“高下尺寸,令側臥恰與肩平,即仰臥亦覺安舒。”
意思是說:枕頭的高度,以仰臥時頭與軀幹保持水平為宜,在仰臥時,枕高一拳,側臥時,枕高一拳半。
枕頭不宜過硬,同時不能過太軟。在過去,人們一般用蕎麥皮、穀糠作為枕芯,效果極佳。反觀現在,很多人喜歡用羽絨做枕芯。這就要細細衡量了,有的羽絨填充量不足導致太軟,就會傷害到頸椎。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患了頸椎疾病後,認為不用枕頭可以有利於頸椎康復,這當然是不科學的。不墊枕頭,人在仰臥時容易張口呼吸,使得口乾舌燥、喉嚨腫痛、打呼嚕。
注意,打呼不是因為睡得香,而是呼吸不暢。第二天早上,打呼嚕的人睡眠品質,往往不是很好,長期會導致記憶力減退,身體免疫力變弱。
倘若側臥時不墊枕頭,會導致一側的頸部肌肉壓力過大,產生疲勞,一夜之後大腦覺得神清氣爽,但是脖子又酸又疼,嚴重的還會導致痙攣現象,“落枕”通常由此而來。
古人雖不知何為“科學高度”,但過往的經驗告訴他們,三寸到四寸的枕頭正好,也就是,10~13釐米。
“四寸”在古人看來已然極高,可算作高枕。高不過四寸,低不過三寸,便能給人帶來極好的睡眠品質。
結語“經驗”,雖帶有一定落後性,受制於時間、地點、文化的差異,但並不能否定其中的智慧。
就如同這句俗語所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睡眠不是小事,乃是養生的關鍵一步。對此,你睡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