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正常人空腹血糖為3.9-5.6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值為4.6-7.8mmol/L之間。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需要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

其實,非藥物療法也能幫助控制尿糖、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我採取的具體方法如下:

1.改變生話方式

吃粗糧。英國醫學家克里威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吃精製食品的人易患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這些疾病是工業化的產物,簡稱為“20年法則”。我從中得到了啟發,由吃精製食品改吃粗糧,主食吃紅薯、玉米、包穀坨、蕎麥、燕麥等為主。副食品吃新鮮花生、帶皮的蘋果、梨等,吃亞麻籽油涼拌綠葉蔬菜,適當地吃些魚和肉。改變進餐順序。由原來先吃主食改變為先喝湯,接著吃蔬萊,再吃主食,最後吃點水果,細嚼慢嚥,增加飽腹感。不抽菸,少飲酒,不吃辛辣燥熱、黴爛變質的食品,很少吃零食。

2.加強運動鍛鍊,消耗體內熱量

運動鍛鍊有降糖、降壓、減肥、降脂,放鬆緊張情緒、增強心肺功能等作用。運動時間越久消耗的熱量越多,血糖下降也越多。

我每天清早醒來就在床上搞按摩,下床後喝杯溫開水練《健身功》,早餐和晚餐後半小時到溪邊或樹林裡散步40多分鐘,風雨無阻,持之以恆。

3.堅持自我監測

監測是檢查血糖的“透視鏡”,是調整治療方案的科學依據。我自已購買了尿糖試紙和測糖儀,一般三天自我監測1次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如果發現身體出現異常情況就及時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活療方案。

血糖高了就減少飲食量或增加運動量,血糖低了就增加食物量或減少運動量,確保血糖的相對穩定。

4.穩定情緒

人的思想情緒直接影響血糖的穩定。緊張、憂鬱、悲觀、絕望等不良情緒抑制胰島素分泌,同時激發胰高糖素的釋放,在正反雙重作用下血糖就會攀升。我把穩定情緒作為穩定血糖的法寶。我採取主要措施是:

學習中國佛教協會原主席、百歲老人趙樸初的《寬心謠》,心胸坦蕩,正確處理家庭和社會各種矛盾,不斤斤計較,不鑽”牛角尖”。正確對待糖尿病,在戰略上藐視你它,在戰術上重視它,作好與糖尿病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把打針、服藥、監測等不當成包袱,而作為一種趣,“黃連樹下吹笛子,苦中求樂”。向家人宣傳普及糖尿病知識,把家庭建成自已的“避風港”和“救護站“。投身社會,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生活多樣化。建立縣、市兩級糖尿病協會,組織發動糖友學習糖尿病知識,無償給糖友講課,贈送書籍和學習資料,“幫助別人,快樂自已”。

上述內容供讀者朋友參考。

懷化市糖尿病康復協會榮譽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華夏醫魂》叢書特邀編委

中國糖齡王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腎友注意:3種飲食習慣會拖腎臟後腿,護腎飲食記住2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