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季到來,南北方都開始進入多雨狀態,有許多朋友對於陰雨天能不能艾灸不是很了解,雨天艾灸,要注意幾個方面,才能灸出好效果。
一、雨天艾灸效果會大打折扣嗎?
答:多數人是這樣認為的:下雨後,氣溫低、空氣潮溼,做艾灸時毛孔張開,溼氣會進入體內,導致艾灸沒有效果。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這是多慮了。
真相是:在室內做艾灸的時候,溼氣是不會進入體內的,因為艾條燃燒時周圍的溫度已經很高,所以就沒有溼氣的入侵,只有溼氣的排出。
但做完艾灸後,如果再把面板暴露在外,寒溼就容易進入體內。
因為沒有艾條的火力而毛孔依然在開啟(毛孔的關閉並不像開關一樣,它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二、要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
如果你是自己在家中做艾灸,那麼只需要做好防護措施就可以了。
比如準備些毯子將自己包裹嚴實,或者艾灸過後貼足貼在艾灸處封穴。這樣做不僅效果好,其實最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溼氣進入體內。
多雨的季節,做好養生保健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雨天里人體正氣不足,體溫下降,抵抗力下降,體內的病邪容易生髮,例如:頭暈、全身無力甚至風溼、類風溼等。
這時候艾灸相應的穴位,可去除體內的病邪,同時更能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雨天人體體內最明顯的就是溼邪。
“溼邪”是“六淫”(風、寒、暑、溼、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
雨季陰雨連綿,人們居處潮溼,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溼邪入體引發溼症。再加上天氣炎熱人們貪吃冷食,涼爽的飲食的確能讓身體感覺舒適,但寒涼之物卻最傷脾,而脾在運化水溼方面作用重大,脾陽失運,溼自內生。
溼邪通常分外溼和內溼
無論哪種溼邪,都會使人出現食慾不振、腹滿、腹脹等消化功能減退症狀,同時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發睏、不想飲水等一系列症狀。
中醫有句話“脾喜燥惡溼”。就是講脾很不喜歡溼氣,但溼氣很容易停留在脾上。源於脾主運化,喝進來的水、吃進來的食物,如不能轉化為人體可以利用的津液,就會變成“水溼”,“水溼”停聚過多就成了飲,飲積聚過多又受熱邪煎煉,就成了痰。
如果近兩週內常有以下表現,說明體內有溼,需要調理了。
1、頭部沉重四肢乏:溼性重濁,其特點就是沉重,失眠,記憶力下降,易怒,煩燥。
2、口中發黏舌苔膩:感受溼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口中發黏。
3、胸腹脹滿小便不暢:溼為陰邪,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執行致脘腹脹滿,脾胃功能失常。溼邪停於下焦,則小便短少而不舒暢。
4、下肢浮腫便溏瀉:常表現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滯,便完後感覺不爽。
5、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
三.那麼該如何祛溼呢?
多做艾灸祛溼。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適時的艾灸能夠達到溫經通絡、祛溼的作用,而且還能補陽氣,經常艾灸可以讓您輕鬆避免夏季常見疾病。
男女祛溼配穴各不同。
男人祛溼穴位
1、艾灸命門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
2、艾灸解溪穴: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踺與趾長伸肌腱之間。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溼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
3、艾灸豐隆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這個是祛溼較好的穴位可有效健脾化溼。
女人祛溼穴位
1、艾灸關元穴:腹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為養生保健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
2、艾灸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上4寸。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3、艾灸足三裡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除了艾灸,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首先運動是可以適當緩解溼氣的導致的全身乏力、頭重腳輕,四肢乏力,頭重昏沉的症狀,但一定要記住運動後的出汗只能緩解。因為,溼氣的源頭在於困阻我們的脾胃,你出汗流失的只是外溼,而真正讓你難受的內溼,需要通過其他方法的調節。
2.《本草綱目》上記載了一些具有健脾利溼、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果、大棗、扁豆、紅小豆、蠶豆等。
溼氣重的人宜食味淡、性溫平之食物,如薏苡仁、洋蔥、紅豆、赤小豆等。曾有很多朋友給我指出,薏苡仁應該喝赤小豆搭配,而不是和紅豆。
這裡希望大家注意兩者的區別,紅豆是食材,赤小豆更多是藥用。赤小豆確實祛溼的效果明顯,但如果服用人群陰虛火旺,那麼赤小豆在去掉溼邪的同時,也會加重患者的陰虛燥熱。而作為食材的紅豆,則沒有上述副作用,而且紅豆入心,對心腦血管有利。
因此,大家在服用時候一定要有所取捨,紅豆搭配薏苡仁,是可以長期食用的。而赤小豆搭配薏苡仁煮粥,但赤小豆可以會導致陰虛,因此只適合短期快速的祛溼,不適合長期食用。最後強調:薏苡仁紅豆粥,1比1的比例煮粥就可以,不要加入其它食材,比如大米就會反而加重溼氣,因為大米生長在水裡。如果不了解食材的特性,不要亂加,不然反而弄巧成拙。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溼氣。地板溼了,立即拖幹,免得溼氣滯留。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可以開啟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4、多吃祛溼食物
可適當多吃赤小豆。因其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溼、健脾止瀉的功用,藉助赤豆健脾利溼、清熱利水的作用,溼疹患者食後有利於康復痊癒,無論急慢性面板溼疹之人均宜多食。
5、避開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