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食療,歷史悠久,自古傳承至今,其中學問自是有深有淺。

說起食療,可能很多人對此多少都有些誤解,比如:有的人會覺得它簡單,用起來不費神,或者認為它效果很快,能立竿見影,其實不一定。

還可能有人會覺得一個方子,只要效果好,誰都能用,這個我個人是有體會的,我身邊的家人、還有在工作中,會遇見交流驗方的狀況。

老張:“出去走走?”

老李:“最近老毛病又犯了 ,沒心情,你還是找……”

老張:“我這兒聽說一個偏方,很管用的,你可以試試”

……

上面只是舉個例子,真實情況會有偏差,不過這樣的場景還真確實碰到過不少。有些土食方,老方法確實有效,但也並非人人都適合,如果認為食方都是“性質平和,人人都能分享”的話,這與實際就會有些偏差。

所以,需要正確的認識食療,科學對待,下面就來深入談論一下:

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方為中醫食療

食療,是以中醫的理論和思想為基礎,才算是真正的中醫食療,中醫食療的體系,不單是對某種有一定治療效果的食物關注,還有從攝食行為、膳食結構、飲食偏好等方面,綜合的保健干預體系,才是中醫食療的精粹所在。

食療包含藥膳,但一味食物,一道藥膳不能完全代表食療,食療也不僅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重點是體現在“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復”的中醫“治未病”理念。

那麼,食療方中,一定要含有中藥材嗎?食療只是方法,我們要清楚,既然是“食療”,那它的應用重點自然是以食物為中心的,而不是 以“藥物”為中心。

中醫素來強調藥食同源,藥食兩用,在“藥”、“食”的認識上,中醫的角度是相同的,同為自然的饋贈,只是效果上和偏性有所不同罷了。

但是從應用原則上來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上還是將其進行了區分,有興趣的不妨查閱一番,了解一下。

一個食方不養百種人

分析一個例子,綠豆治百病,在前幾年,還可以更早,就有人提出,有一段時間,在網上、各處是一個熱門,甚至一夜之間快誇張成“神藥”。

實際上綠豆作為一種食材,中醫認為其具有:清熱、消暑、利水、還可以解毒,可以用來治療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病症。

同時作為豆類,也是現代營養飲食所推薦的,一種食物,如果食療合理,確實可以起到治病防病、養生保健的作用。

但這不是絕對的,如常有四肢冰涼乏力、腰腿冷痛、腹瀉便稀等虛寒體質者,食用綠豆反而會加重症狀,甚至引發腹瀉(嚴重者脫水),從而因氣血停滯引起關節肌肉痠痛,因胃寒及脾胃虛弱引起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所以,一個人常服綠豆可起到保健效果,但絕不等於放之四海而皆準。

這樣的“百搭食療方”觀念,毋庸置疑是不合適與片面的。中醫強調三因制宜,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食療方的選擇也需要根據個人的體質、病情的發展、環境氣候等等因素的變化,甚至飲食的偏好進行選擇,盲目機械地認為“一種食療方適合百種人”可以說是不正確的,也不是真正的中醫食療。

“久服”常在眼前,“立效”卻不多見

“只要採用食療方法,就能立刻見效或有特效”顯然也是有問題的認識,是有些人還會過分誇大食療的效果,以前這也是常用的說法。

一種食材、一道藥膳,在人體內發揮作用,必須通過生理系統的整體調節、飲食營養的消化吸收,這樣長時間的作用蓄積才能形成影響。

翻開古代醫家講述預防保健食材的著作,大多都有“久服”“常用”的字眼,而很少見到“立效”的描述。

在《神農本草經》記載的,花椒能“去寒痺,堅齒髮,明目。久服,輕身好顏色,耐老增年通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食療絕不是傳說中的仙丹妙藥,可以立刻見效。現在所謂的食療補品、高檔藥膳,大多隻起到安慰劑的作用,要想其發揮作用,不是看價格、宣傳,而要看適不適合你的身體,並須長期服用。

適合在前,原則在後

對於想要食療的人,首先應考慮你是不是適合食療,其次考慮食療的原則。

食療的應用優勢在於,對某些慢性疾病,有預防保健的作用,以及對某些需要營養支援的,危重病症患者,或處於康復期的問題,對症干預,而且應遵循整體為用、辨證施食、三因制宜的原則。

飲食養生不單指飲食,養生也不單靠飲食

養生的方法很多,飲食尤為關鍵,食療更多地應該去關注飲食因素對於疾病發生髮展變化造成的影響。而要談到飲食養生,就不單純是食療了。

飲食養生還包括飲食的均衡、健康的飲食生活方式、遠離不良的飲食嗜好、運動和飲食的平衡問題。所以,用食療的方法飲食可以起到預防保健的作用,但飲食養生絕不單單如此。

好了,總結一下,這一回討論的一方面是食療的基礎,以及一些觀念、誤區,以上內容僅供參考,部分內容都有出處 ,有興趣的可以深入了解,沒興趣的,一觀本篇內容,也算增長一些認識。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糖尿病,血糖高?中醫辯證施治巧應對,這4劑中藥對症降糖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