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範圍內盛行的芳香療法及所說的氣味學好像都是很時尚的事情,但其實是我們的老祖宗早就做過的事情。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香道就是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品香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鑑賞和感悟,以達頤養身心、祛穢療疾、養神養生的效果,其中沉香、檀香、龍涎香和麝香被稱為四大香藥。
芳香闢穢療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古人有“元旦汲清泉以飲芳香之藥,上已採蘭草以襲芳香之氣,重滌穢也”的習俗,也就是在元旦和上巳節內服或外佩芳香藥以驅穢闢疫,元旦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都在春季,此時處於細菌、病毒滋生的時期,古人通過芳香藥預防流行性疾病。
古人說,“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辟穢也。”這就說明古人認為芳香藥正是借其清氣之正,鼓舞人體正氣,闢除穢濁邪氣,從而達到養生防病、治病的目的。這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芳香闢穢”理論。
中醫有“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其臭香”的說法,說明香味主要與脾胃相關,香味能投脾胃所好,幫助提高脾胃的功能。“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認識,告訴我們脾胃功能與人體免疫功能息息相關,脾胃健旺,免疫功能正常,四季外邪則難以入侵機體,這也是芳香藥能祛邪辟穢的緣由之一。
在外科病症當中,也有芳香闢穢理論的用武之地。古人說,“氣血聞香則行,聞臭則逆。大抵瘡瘍,多因榮氣不從,逆於肉理,鬱聚為膿,得香之味,則氣血流行。”這就告訴我們,氣血喜歡香味,不喜歡惡臭味,香味可以使得氣血正常執行,臭味則會引起氣血逆亂。外科的瘡瘍腫毒,多數都是因氣血逆亂、堵塞壅遏在區域性,瘀血痰濁聚而化膿,遂形成穢濁惡臭之物。芳香藥可使得區域性逆亂堵塞的氣血重新正常執行,以達到除穢生新的效果。
比如古人在瘡瘍潰後所用的生肌藥中就會加入少許冰片或麝香這些芳香藥,用於避臭散穢。中醫外科學中經常會用的芳香藥包括蒼朮、乳香、沒藥、丁香、青木香、沉香、白芷等。西醫學認為,芳香物質內的揮發性成分經呼吸道黏膜吸收後,能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增強免疫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某些情況下,芳香藥的殺菌、滅菌效果優於福爾馬林和紫外線。芳香藥對於體內的多種細菌,如葡萄球菌、結核桿菌等都有明顯的抑制效果。這也進一步證實了中醫芳香闢穢療法的科學性。
中醫認為,氣味可以無孔不入,香氣可通過口、鼻、皮毛等孔竅進入人體內,可以影響五臟的功能,平衡氣血,調和臟腑,祛病強身。因此,芳香療法可以有多種運用方式,常用方法如下。
1.焚香法
歷史記載唐太宗在節慶的日子會大規模焚燒香木,香聞數百里。在古代醫書中,古人就建議在春季及有人死亡的時候焚燒蒼朮、艾葉、白芷或硫黃等芳香藥以辟邪氣、除惡氣。
2.聞香法
史書中曾記載在瘟疫流行的時候,張三丰創立及推廣了一種用孩兒菊(芳香藥)塞入鼻中的防治方法。古人還會在瘟疫流行的時候,用雄黃末或香油(芳香之品)塗抹至鼻孔中,再進入病家,可行動從容,這不失為一種古代版的防病毒口罩。
3.佩香法
最常用的是香囊,從《紅樓夢》第十八回“林黛玉誤剪香囊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古代上流社會,佩戴香囊是很常見的。佩戴香囊的主要作用是驅蟲、避邪、保平安。古代醫書中就有將蒼耳子散(其中含有辛夷等芳香藥)裝入香囊裡,以起到預防和治療鼻病的作用。
現在也有試驗表明,在胸前佩戴由高良薑、冰片、佩蘭製作的香囊14天后,經檢測,發現佩戴者呼吸道的免疫活性物質分泌量有所增加,並且即便不再佩戴,這種免疫狀態仍可以維持一段時間。
佩香還有被製作成藥枕的方式。馬王堆漢墓就曾出土過以茅香、辛夷等中草藥、香料充填的藥枕。此外,還可以在居住空間中使用芳香藥,給房子佩香,比如古詩詞中有講“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民間最常見的是在端午節很多地區有家家戶戶掛艾草的習俗,而端午節被稱為古代的衛生節,也有古人稱端午節為惡日,認為此時天地不正的穢濁邪氣較多,而掛艾草的佩香方法有利於闢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