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高脂血症是臨床常見病,是引起動脈硬化從而繼發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基礎病變,屬中醫脾虛痰溼、瘀血證的範疇。

近年來,中醫藥在治療高脂血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中醫調脂方藥眾多,且毒副作用小,在治療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

但是,由於中醫沒有高脂血症之病名,其主要病情散見於痰飲(濁)、肥人、胸痺、中風、眩暈、心悸等病證之中,因此高脂血症在臨床分型繁雜,缺乏統一標準,其臨床療效評價上難以規範。

辨病辨證要點:

高脂血症是現代醫學病名,是指空腹血漿或血清中一種或多種脂質成分超過正常高限或脂質成分比例失調的狀態,是常見而多發的代謝與內分泌疾病之一,又稱血脂過高、高脂蛋白血癥。

病位雖在血脈,但屬全身性疾病,其本質當屬於本虛標實。本虛主要是指心、肝、脾、腎臟虛損;標實主要是痰濁和瘀血。中醫的痰濁和瘀血與現代醫學的高脂血症雖名不相同,但在臨床表現、病理改變及辨證治療中卻密切相關。

基於對高脂血症病因病機的認識,高脂血症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與標實不能截然分開,然臨症有偏於本虛和偏於標實之別。其證治體會如下。

1.論本虛偏重者的治法

本虛偏重者,多表現為神疲乏力、動則汗出、易感風寒、頭昏困重、失眠多夢、或視物模糊、或心悸健忘、或手指麻木、大便稀薄、一日數行、舌淡苔薄白或薄膩、脈細或細滑等,體檢則見血脂升高。肺、脾、腎虛,終致膏脂內積、日久不化、變生痰濁。

上焦肺虛、中焦脾虛、下焦腎虛,三焦皆虛,治從中焦;肺脾腎虛,重在健脾。其一,從五行相生關係而言,脾土乃肺金之母,土生金,培脾土可生肺金;其二,就先天與後天的關係而論,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補後天可以養先天,補脾即可以養腎;其三,脾為中土,坐居中央,執中央以運四旁,治脾即是治肺與腎。

故本虛偏重之證,重在健脾益氣,兼補腎益精、活血降脂。

2.論標實偏重者的治法

標實明顯者,多表現為形體肥胖,喜食肥甘厚味,頭身困重,或頭昏重痛,或吐痰黏,口苦口黏,或見胸悶心悸,脘腹痞滿,或見口渴不欲飲,肢麻沉重,大便不爽,小便或多或少,口脣發紺,舌質紫暗或隱紫或有瘀斑,舌苔白厚膩或微黃厚膩,脈多弦滑。生化檢查血脂升高。

高脂血症之血脂,其實質是痰溼或痰飲。標實之證,主要責之痰溼、瘀血,論痰溼瘀血,當知痰溼在先,瘀血在後,因痰溼阻滯脈道、血行不暢而形成瘀血,故痰溼為其主要矛盾。高脂血症之標實偏重者,治療重在溫陽利水、化痰祛瘀,兼培補正氣。

其一,痰溼的形成是由肺、脾、腎三髒陽氣虛衰,治節失職,運化不及,蒸騰無力,使水溼、膏脂停聚於血脈而形成,根據治病必求於本,必用溫藥以扶助陽氣,且“溫藥”能振奮陽氣、開發腠理、通行水道;

其二,通陽不在溫,但利其小便,用利水之法,可使陽氣得通、痰溼有出路;其三,就高脂血症而言,雖痰溼化則血自通,但已成之瘀血亦不可忽視,故用活血化瘀之法以化已成之瘀血,使血脈得通、血脂得降。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如何避免糖尿病人的血糖在午後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