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摳門”“吝嗇”向來都是個貶義詞,但其實,如果“摳門”摳對了地方,對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
從嘴裡“摳”
相關資料顯示:80%的疾病都與飲食有關。肥胖、三高、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都可能“吃”出來。
因此,管住嘴,真的至關重要!
1
少下館子,常回家吃
餐館的飯菜味道雖然好,但油及各種調味料極有可能用量過多,跟家裡的飯菜比起來,顯然不健康多了。
再加上外出吃飯,一桌子的菜,就算每樣吃一點,其實也易攝入過量,但總還覺得沒吃什麼;吃了很多食物後,又來酒水、點心、甜品、水果等等,熱量就更容易超標了!
長此以往,“吃”出疾病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2.
三餐摳著點用調味料
這裡主要是指限制油、鹽、糖,不僅僅是針對做菜時加進去調味的,還包括日常吃的食物本身附帶的,亦或是“隱藏的”。
①食用油:每天的食用油攝入量應該不超過25克-30克;老年人、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是要降到20克以內。
②鹽: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另外,像醬油、味精、辣椒醬、豆瓣醬等中也含有鈉,因此也要少用。建議用檸檬汁、姜、蔥等天然香辛料來增味。
④含糖食物:生活中含糖的東西太多,而我們要避免吃的是經過加工的糖,主要包括蔗糖、果葡糖漿等。而日常生活中的果醬、果汁飲料、冰激凌甚至是優酪乳中都有不少新增糖,購買前注意看食品配料表。
3
吃飯要適量
“喜歡就多吃點”“剩菜剩飯倒了太可惜,趕緊吃了”……不少人出於這些原因,吃得太飽,進而加重胃腸道負擔。
其實,日常飲食七分飽就夠了,既不會覺得撐,也不會餓得太早。而且有研究發現,長壽的遺傳基因在人體攝取熱量到第六、七分飽時就會被活性化,也就是說每頓吃七分飽的人相對更長壽。
可有些人一吃東西就控制不住,怎麼辦?不妨試試吃飯遵循以下原則:
①吃飯前20分鐘左右,可以先喝一碗不太油膩的湯,讓自己有點飽腹感。
②細嚼慢嚥,讓胃有足夠的時間將“飽”的訊號傳遞給大腦。建議每餐吃飯時間不少於20分鐘。
從生活用品“摳”
生活中有很多並非必需品,不買它們,不僅可以省下一大筆錢,還有不少好處~
1
省下菸酒錢
以買菸為例,很大部分菸民日常購煙價位在20元左右,若每天抽一包煙,一年能省下7300元,五年可以省下一套傢俱,二十年省下的煙錢能買一輛車了~
更重要的是,香菸是健康的“頭號殺手”,和心腦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惡性腫瘤等眾多疾病都密切相關。資料統計,每年有136.6萬人死於菸草相關疾病!
2
省下化妝品錢
相較於花大量的錢買一些“貴婦產品”,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才是最好的“化妝品”。
①每天喝充足的水,為肌膚補足水分,還可以經常喝一些花茶,補水的同時還有強健身體的效果。
②合理膳食,多吃新鮮果蔬,獲取豐富營養,另外多補充一些含有花青素的食物(如紫薯、紫甘藍、茄子、藍莓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衰老效果。
④一年四季都記得防晒。
⑤睡好子午覺,不熬夜,促進面板修復。
從出行方式“摳”
能走路就不騎車,能騎車就不坐車~要知道,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最好的運動”,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液流動起來,活血化瘀,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利於保持肌肉總量……
而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可以騎單車,對於減大腿、腹部脂肪的作用很明顯,還可以鍛鍊下肢肌力和增強全身耐力。
另外,運動醫學表明,騎單車時,要左右腳相互交替進行踏蹬的動作,可以使左右大腦的功能均衡發展,預防大腦老化;
不僅如此,每日騎單車4—5公里,可刺激人體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使效能力增強。
從處事態度“摳”
處事態度“摳”,其實就是秉持相對簡單的原則處理生活中的事情,這樣的人對於得失不會有太多的計較,自然心態也會更平和。
在中國素有“笑一笑,十年少”的養生箴言,中醫還有“怒傷肝、恐傷腎、思傷脾、悲憂傷肺……”的說法。實際上,經常情緒起伏過大,容易埋下疾病的禍根。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不良情緒容易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降低人體抵抗力。
因此,心態平和,不計較太多得失的人,身體相對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