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腔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屬於中醫“心痛”病的範疇:有卒心痛、久心痛與真心痛之分:多由心臟陰陽氣血偏虛以及寒凝、熱結、繞阻、氣滯、血瘀等因素而引起。
臨床表現:
1、以膻中左胸膺疼痛,突然發作或發作有時為特點。疼痛有悶痛、隱痛、刺痛、灼痛等不同,有的可引及咽、肩背、臂、心窩等部位。
2.每卒然發生,或發作有時,經久不瘥,常有胸悶氣短,心悸等症。
3.七情、氣候變化、飲食勞倦等因素常可誘發本症。
一般來講,心痛的病位在心,但其發病與腎、肝、脾諸髒的盛衰有關,可在心氣、心陽、心血、心陰不足,或肝、腎、脾失調的基礎上,兼有痰濁、瘀血、氣滯、寒凝等病變,總屬本虛標實之病證。
病因病機歸納如下:
1、寒暑犯心:素體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復因寒邪侵及,“兩虛相得”,寒凝胸中、胸陽失展。心脈痺阻。《素問.調經論》曰“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氣候寒冷突變,則卒然發生心痛。至於酷暑炎熱犯於心君,耗傷心氣,血運失暢而心痛。
2.七情內傷:憂思惱怒,情緒過度激動,心肝之氣鬱滯,血脈執行不暢,而致心痛。《靈程。口間篇):“憂思則心繫急,心繫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雜病源流犀燭 ·心病源面)七情除“喜之氣能散外,餘皆足令心氣鬱結而為心痛也。”
3.飲會失節:恣食膏樑厚味,或飢飽無常,日久損傷脾胃,運化失司,飲食不能生化氣血,聚溼生痰,上犯心胸清曠之區,清陽不展,氣機不暢,心脈閉阻,遂發心痛。
4.氣血不足:勞倦內傷,久病之後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乏源,以致心臟氣血不足,或失血之後血脈不充,或血脈瘀久,心失所養,心氣虛,可進而導致心陽不足,陽氣虧虛,推動無力,清陽失展,肺氣失宣,血行瘀滯,而致發病。
5、肝腎虧虛:年老體衰或心陰心血不足,久而及腎,腎陽不足,不能鼓舞心陽,心陽不振,血脈失於溫運,痺阻不暢,發為心痛。腎陰不足,腎水不能上濡心肝,致心陰不足,心脈失養而致心痛。
總之,冠心病心痛病因病機較為複雜,歸納起來,其本虛可有陽虛、氣虛、陰虛、血虛,且又多陰損及陽,陽損及陰,而見氣陰不足、氣血兩虧、陰陽兩虛、甚或陽微陰竭、心陽外越;其邪也有痰、飲、氣滯、血瘀之不同,同時又有兼寒、兼熱的區別。而痰濁可引起或加重氣滯、血瘀,痰瘀可互結,陰虛與痰熱常常互見,寒痰、寒飲又易損傷陽氣等等,複雜多變,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治療心氣虛性冠心病的中藥方,用中藥益氣強心,化瘀通脈的機理出發,從冠心病之症狀:如心絞痛,心肌梗塞後症見:胸悶氣短,活動性呼吸困難,心悸心慌,倦怠乏力或少氣懶言,面色白或動則汗出、舌質淡白、或有紫斑、苔薄白、脈虛細緩或結代等症狀著手,改善該類冠心病人臨床症狀,
其藥物成份為:人蔘 附片 桂枝 淫羊蕾 茯苓 川芎 當歸 黃芪 麻黃 丹蔘 水蛭 三七 等
患者:薛鳳祥 男 68歲 洛陽市軍分割槽幹休所,高休幹部
病史簡介:
患者於因心悸心慌而在解放軍某院按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住院治療, 其間心慌出汗,少氣無力,不能下床活動,食慾不振,予倍他洛克、魯南欣康及擴管抗凝藥物靜脈滴注,治療無效
初診:面色無華,脣舌色淡,心悸心慌,動則加重,少氣乏力,攙扶行走,舌淡脈虛,心率每分鐘130次,律齊,各瓣膜無雜音,ECG: 1、T:III倒置,aVF、V3低平,2、竇性心動過速,
中醫診斷:冠心病一心氣虛,予益氣養心,以此基礎方加減配藥一療程。
二診:病人自訴,服藥一週後,即感周身舒適,心悸心慌有所好轉,此療程服完,精神轉佳,能下床活動,但仍感乏力、心慌,心率每分鐘110次,色脈轉活,納眠可。(續服此方)
三診:病情明顯好轉,心率每分鐘100次能自行上樓診治,(續服此方)
四診:生活自理,心率每分鐘80-100次,始予益氣通脈,加減調整藥方,續服1個療程
五診:3個月來,能參加一切老年活動,並經常騎單車外出20公里外釣魚。
至今電詢一切正常, 無不適,心悸心慌未再發作,心電圖呈竇性心律。
(文中辯證思維方法,只做學習中醫探討,如需運用,請諮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