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近些天,門診有不少患者諮詢出汗過多的問題。雖然夏天天氣熱,很多人出汗要比其他季節多一些。但有的人稍微活動一下就滿頭大汗,有的人半夜醒來發現身上衣褲被汗溼透,有的人即使待在空調房裡也汗出不止,這就是病態了。谷峰告訴大家,汗出過多是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可以按照出汗部位,來分析可能的疾病,辨證論治。

1.頭汗。患者僅在頭面部,或者頭頸部出汗多,一般屬於上焦邪熱或中焦溼熱,治宜瀉熱止汗,內熱退則汗自止。如果患者是大病後,或者是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應補虛斂汗。

2.胸部汗出。胸口多汗一般是中焦邪熱上蒸。心窩多汗,稱為心汗,多為心氣衰弱,可用生脈散加減。

3.手足心汗。多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脾主四肢,脾胃虛弱,津液旁達於四肢,則手足汗出。若伴有口乾舌燥、心煩不安等,屬於虛熱證,可用增液東加減。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祕、尿黃等症狀,屬於脾胃溼熱實證,可用三仁東加減。

4.會陰部汗多。陰囊潮溼者,可服用金貴腎氣丸。夢中汗多,醒來會陰處溼漉漉的,可用知柏地黃丸。若會陰部汗多粘稠,腥臭難聞,屬溼熱下注,可用龍膽瀉肝東加減。

5.半身汗。患者半側身體有汗,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另一側經常無汗。若屬營衛不調、氣血不和,可用十全大補東加減。若老人半身出汗,可能是中風先兆,需要多加註意,及早防治。

6.全身汗。現代醫學認為全身多汗一般由內分泌失調引起,多見於患有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以及有情緒障礙、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中醫把不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白天不時大量出汗的人稱為“自汗”,睡覺時出汗特別多,稱為“盜汗”。分別是由陽虛不能固護肌表和陰虛化燥生熱造成的。治療時可用玉屏風散或當歸六黃東加減。

谷峰提醒大家:中醫講“汗為心之液”,長期出汗損耗陰液,對身體傷害很大。而且很多部位出汗本身就是某種疾病的表現。建議大家在身體異常出汗後,能夠及時找專業的醫生諮詢、診斷,儘早治療。

好了,今天文章就先分享到這裡,希望對你有幫助,另外,如果大家喜歡刷抖音的話,不妨關注下“中醫谷峰老師”,在那裡,我會用視訊的形式,向大家介紹一些中醫知識,謝謝大家了。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84歲的奶奶說對付失眠就一招,自用幾十年,還幫了好多失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