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關節炎在臨床上又稱為退行性關節病或者肥大性關節炎,主要是以關節軟骨的變性和骨質增生為特徵的一種慢性關節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女性較男性多發。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骨關節炎和繼發性骨關節炎,原發性骨關節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患者的遺傳、體質、運動等相關;而繼發性骨關節炎臨床上常見於關節外傷、內分泌疾病、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疾病誘發,由於骨關節退變的不可逆性,所以此疾病治療的目的主要是以緩解症狀,恢復患者的正常生活為主。

中醫如何看待:

骨關節炎在中醫學中屬於痺病範疇,在專業中醫師的辯證論治下,該疾病大致可分為以下證型,根據不同的證型選取不同的中藥方劑來治療。首先是風寒溼痺證,治療主要是祛風散寒,除溼通絡,代表方劑為烏頭東加減;其次是瘀血痺阻證,治療以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為主,代表方劑為身痛逐瘀東加減;另外還有肝腎虧虛證,治療主要以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為主,代表方劑為獨活寄生東加減;還有一種是溼熱痺阻證,治療以清熱解毒,利溼通絡為主,代表方劑是四妙散加減。

第一,疼痛。疾病初期以隱匿性疼痛為主,在活動關節後疼痛可加重,休息可緩解,隨著疾病的發展,受累關節可出現壓痛。

第二,關節僵硬。常表現為晨僵,導致患者起床困難,30分鐘左右可緩解。並且在活動關節時可出現骨擦音或者骨擦感,伴有彈響,多見於膝關節。

第三,關節畸形。見於病情嚴重的患者,可因骨性肥大或者滲出性滑膜炎而引起,導致患者活動障礙。

第一,先天稟賦不足,致使肝腎虧虛、耗傷氣血,致骨失滋養,誘發此病。

第二,外邪湊襲,感受到風寒、溼熱之邪,致使經絡、筋骨、關節阻滯不通,而不通則痛,故導致關節疼痛。

第三,氣血失和,長期過度負重以及不良的姿勢導致長時間勞損,使氣血不和,筋骨失養,而誘發此病。

治療要點有哪些:

第一,骨關節炎在臨床上治療的目標是控制病情,緩解疼痛,延緩病情進展,降低致殘風險,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第二,其治療包括健康教育、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外科手術治療,患者需要根據專業西醫的診斷或者中醫師的辨證論治來制定對症、合理、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

除年齡因素不可控制外,肥胖、運動性創傷、職業性勞損等因素都可以人為控制,比如要保持體重在正常範圍,儘量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和長時間負重勞作等。其次就需要鍛鍊骨關節,增強其靈活性及強度,比如在平時可以經常的跑步、游泳、打太極拳、騎單車等。

另外飲食調理對預防骨關節炎也是很有幫助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鈣、磷、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攝入充足和均衡。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一位70歲老人的感言:老年人不要分床睡,感情淡了身體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