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說起腦血管病,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腦出血等疾病,也往往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才會得腦血管病。實際上,並非只有老人才會患腦血管病,很多年輕人也可因為不良生活習慣或先天性疾病等原因罹患腦血管病,新聞中常有報道因突發腦血管病而不幸猝亡的中青年群體。腦血管病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有極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不管是老年人還是中青年人,我們都應該多了解腦血管病的相關知識。

腦血管病就是中風?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了!

腦血管病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的腦血管性疾病的總稱。我們日常經常聽到的“卒中”和“中風”都屬於腦血管病,但腦血管病卻不完全等同於“中風”。

血管病的分類方式有多種,最常見按病理可分為缺血性腦血管病(腦梗死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出血性腦血管病(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它們的病因不一,但在症狀方面卻有一定的共性。

腦血管病症狀很多,因為大腦功能非常複雜,不同部位、不同血管出問題,它的臨床表現也會不一樣。總的來說,最常見的表現包括頭痛、視物模糊、黑矇、視物重影、單側手腳活動障礙或麻木、說話不流利、吞嚥困難、行走不穩、神志不清、昏迷等。其中出血性腦血管病症狀更多見為頭痛、噁心嘔吐、神志不清、肢體抽搐、尿便失禁等。

那是不是覺得雙腿無力和容易跌倒就可能是得了腦血管病?

這並不一定,需要通過完善相關檢查才能找到病因所在。雙腿無力、容易跌倒可能是腦血管病的表現之一,但有很多神經科的其他疾病也可表現為類似的症狀,例如脊髓疾病、周圍神經疾病或肌肉疾病等,並不能說感覺雙下肢無力就一定是腦血管病要發作了。建議儘早就醫,由神經內科專業醫生進行判斷。

當懷疑自己或家人得了腦血管病時,建議儘早前往有腦血管病救治能力的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如果情況緊急,應需要到急診科走卒中綠色通道進行搶救。

腦血管病怎麼治療?檢查明確病因很重要

腦血管病向來以高死亡率著稱,據2017年的調查資料,中國腦血管疾病死亡率為149.4/10萬,佔總死亡的20.2%,是中國居民壽命年損失、縮短生命長度的病因之首。

此外,腦血管病還有很高的致殘率,據統計約70-80%的患者可能留下一定的後遺症,引起殘疾,主要原因是患者就診不及時或當地醫療手段的侷限。

要想盡可能避免腦血管病奪取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腦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都要做到越快越好。腦血管病檢查方法較多,主要目的是明確病因,包括血常規、血生化等基礎檢查以及顱腦血管的影像學檢查,包括經顱多普勒(TCD)、顱腦CT和CTA、顱腦MRI和MRA,如果懷疑是心源性的腦血管病,也需要完善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和TCD發泡試驗等檢查。而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DSA)對腦血管檢查比較全面詳細,是診斷腦血管病的金標準。

就以腦梗死最為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而言,應把握髮病後的“黃金4.5小時”,業內有句話:‘時間就是大腦’。腦梗死患者如果能在發病後4.5小時內及時到醫院就診,採用靜脈溶栓等方法將堵塞的血管打通,患者神經功能將顯著甚至完全恢復。還有一些腦動脈血栓堵塞大血管的患者如果能在時間窗內(通常發病24小時內,時間越早越好)經過血管內機械取栓術,患者神經功能也是有希望完全恢復的。對於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例如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患者及時就診可以儘早明確病因,通過手術或藥物治療使患者去除病因,防止顱內血腫擴大或清除顱內血腫等,這對患者康復也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腦血管病的藥物治療,目前治療手段還比較侷限,很多腦血管病的藥物都是針對患者合併症和併發症的,總體來說需要根據患者個體條件選擇相應藥物。

缺血性腦血管病:早期靜脈溶栓主要選用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r-tPA,發病4.5小時內使用)或者尿激酶(發病6小時內使用),其中r-tPA循證醫學證據更充分,應用更普遍。患者如果錯過溶栓時機,只能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他汀類藥物,以及改善腦側支迴圈等藥物。對於心房顫動等引起的心源性腦梗死患者需要使用華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藥物(例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達比加群等)。

出血性腦血管病:少部分特殊原因出血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止血藥物,但大多數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都無需特殊的止血藥物,只需控制好血壓即可。

腦血管病怎麼預防?這些高危因素要控制好

跟很多慢性疾病一樣,腦血管病也是預防勝於治療。需要強調的是,腦血管病病因非常複雜,並非很多人認為的僅有老年人才容易得病。

總的來說,引起腦血管病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和後天性。有些患者可能有腦血管病家族史,家人因為遺傳基因的缺陷導致遺傳性的腦血管病。當然更多的腦血管病都是後天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也包括抽菸、酗酒、活動少等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要想預防腦血管病必須首先從危險因素入手。據悉,腦血管病的預防可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控制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讓擁有這些危險因素的人群不要發生腦血管病。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抽菸、酗酒、缺乏運動等。這時候需要對老年人進行健康篩查,並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肥胖等卒中高危人群進行鍼對性預防。針對心房顫動這些高風險人群,一般通過卒中風險評估後需要口服抗凝藥物來預防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

二級預防:主要預防腦血管病患者復發。這時候需要更加積極地對患者高危因素進行控制,比如曾發生過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患者積極應用抗血小板、抗凝、他汀類等藥物,有些合併腦動脈狹窄患者可行顱內動脈支架植入術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等手術預防。針對出血性腦血管病,合併有腦動靜脈畸形、動脈瘤等患者,能手術干預的應儘早手術以預防出血性腦血管病的復發。

此外,運動和飲食控制對預防腦血管病都有幫助。

適當鍛鍊有助於控制血壓、調節代謝和控制體重,而高血壓、高血糖、肥胖恰好是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飲食方面,腦血管病患者合理的飲食方案需要根據病情制定,整體原則是營養均衡且清淡飲食,高血壓患者需控制鹽的攝入,並適量補充鉀;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血糖;痛風患者要控制高嘌呤食物如海鮮、老火湯等。

總的來說,腦血管病雖然可怕,但隨著科學的進步,防治手段越來越多,只要注意健康生活、均衡飲食、定時體檢,控制好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有發生腦血管病徵兆時儘快就醫治療,我們就能將它對健康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家庭醫生超能團# #腦血管病# #神經內科# #真相來了#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立秋後,血壓波動大,心血管疾病高發,醫生說:這樣控制好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