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親告訴你:醫生是“人"不是"神",關愛健康,注重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稱,個人的健康和壽命15%決定於遺傳,10%決定於社會因素,8%決定於醫療條件,7%決定於氣候影響,60%決定於自己的飲食與生活習慣。

不要把健康全交給醫生:衛生部部長陳竺關於營養治療對解決慢性病作用的文章指出:西醫對待疾病,在於對症狀的控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衛生部部長陳竺關於營養治療對解決慢性病作用的文章指出:西醫對待疾病,在於對症狀的控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了高血壓用降壓藥,得了高血糖用降糖藥,這樣是絕對根治不了疾病的;中醫對待疾病,在於調理疾病;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鍾南山接受採訪時,說:西醫重在控制,中醫重在調理,養生重在預防!這個理必須懂!

當代著名傷寒論大家郝萬山 認為,"醫生並不是萬能的,醫生只不過是在人患重病以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適當減輕痛苦,延長一定時間的生命,真的病入五臟,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很多人把健康交給醫生,不注重養生保健,實在是一個誤區”

“藥到病除”、“起死回生”,是很多人對醫院、對醫生的期待。然而對於這些期待,醫生們有話說。

一、“醫學是萬能的”,無形地抬高患者及公眾的期望值

醫學本身就是那麼有限的,世界上有那麼多治不好查不出的病,不管是誰得了,結果都一樣。歷代皇帝及將相與普通人一樣。醫學的有限性,普通人不知道,醫生很清楚。“一個疾病到醫生面前,是已經成形的了,不管是頸動脈斑塊還是心梗,它已經對患者身體造成改變和傷害了。醫生只能解決患者的症狀,就心腦血管疾病來說就是現代醫學醫院也只能把剝出斑塊、疏通梗塞的心血管,但他不能把患者的身體重塑一遍。修復的比原來一樣。現在很多情況是無形地抬高患者及公眾的期望值,甚至創造了‘醫學是萬能的’、‘只要進了醫院就進了保險箱’的虛幻認知。這種文化嚴重違背了醫學的本義,這種醫學‘造神運動’非但沒有給醫學插上一雙向上翱翔的翅膀,反而為這雙翅膀帶上沉重的枷鎖,這幅枷鎖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由於患者不了解疾病本質,常常誤解或不理解醫生,時導致醫患關係惡化, 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發起人施琳玲2016年4月29日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對此充滿擔憂。

廣大受疾病折磨人們,你必須明白正視這是一種違背醫學本質的現象,請你把醫生從神壇上請下來,才能讓廣大患者及家屬真正有勇氣有空間與死神和疾病一搏。醫患一家,戰勝病魔,才是醫患基本原意。

二. 醫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醫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很多疾病可以治療好轉或痊癒,有些疾病治療毫無意義。很多患者及家屬常常說,“大夫大夫!我們相信你!你一定能治好”,不管醫生怎樣解釋,他也不理解根源,很多疾病只是百分之幾好轉或痊癒,請你理解醫生好意解釋, 希望你與醫生共同戰勝疾病不妨一試!”但是有些疾病不是想試就能試的,如已經肺轉移的胰腺癌手術不僅基本無效,還會對患者造成創傷。2016年4月29日施琳玲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他說“我的心也是肉做的,我真是見不得患者家屬哭,但我真的沒辦法。”這位胰腺癌領域的一把刀,遇到這種事也只能是無奈,無奈,再無奈。最後,這位患者選擇了保守治療,中藥、西藥、放化療一起上,生命延續了7個月,這在胰腺癌治療領域已屬不易。

很多疾病看似相同,但不盡然,病有輕重緩急之分,譬如腦出血病人出血量有多有少、患病部位不同、體質強弱、發病時間長短,發病環境等因素息息有關,請你千萬記住醫生絕對是和你同樣心情,關注你的病,可也說沒有一個醫生不想把你的病治好,只有他的技術水平高低不同而已,敬請廣大患者及家屬理解醫生支援相信醫生,病魔才能早日去除。很多疾病醫生也是無奈,醫生及醫生家人與你一樣會病會死,醫學的本義是:醫生們用所學醫療技術盡力為患者減輕苦痛,雖然醫生治不了命,但是釋放出來的能量,也許比單純的治病救人更大,更有意義,很多疾病折磨病人是很痛苦的,為什麼很多患者要求安樂死呢?有時候疾病的折磨生不如死?患者家屬有時不理解,從事臨床多年醫務工作者最明白此問題?人求生是人類共同追求,疾病折磨病人太可怕啦,受過疾病折磨患者最為理解?因此醫生沒有理由不好好給患者好好診病,你一定要理解醫生付出,有時醫生勞躁,不耐煩,是醫生天天面對患者,幾個患者家屬理解醫生實際情況呢?沒睡覺,沒休息,沒吃飯,家庭及單位工作瑣事?醫生也是人不是神不是機器?請見諒?

三.醫生不是萬能的鑰匙

很多患者及家屬問大夫這病沒事不?保好不?為什麼還不好呢?還犯(病)不?那你太天真了!告訴你你沒病時還患病,你患了病誰能保你再不病呢?天有不猜風雲,什麼事能保全你一生好無憂無慮呢?很多疾病不是想想的那樣?看了就好馬上減輕,很多病需要一段時間?更不是一切病都能治好,一用藥病情就減輕或好轉,只是醫患共同的需要和心願而已,凡病都有輕、重、緩、急之分,你自己感覺輕、重,可能與你疾病本質不一樣,你感覺輕或沒症狀,並不表示你病情真輕,如無痛心梗,無症狀高血壓等。很多病需用一段時間才能有效,譬如到北京去,需用一段時間,還與你乘坐運載工具有關,坐火車與坐汽車,騎單車是不一樣的,再譬如煮玉米粥,與煮米粥時間是不一樣的,蒸饅頭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蒸熟,差一點時間饅頭也不熟,你不要把醫生看的太神奇,醫生與你一樣患病與死,你的疾病需要你與大夫共同努力,我有70%信心治好你的病,但還需你20%配合,還需要你家庭10%支援,很多病至需三分治療 ,七分調養,你一定不要忽視自己調護,醫生儘量讓你少吃藥,少花錢,儘快治好你的病,祝你早日康復,健康快樂,萬事吉祥,這是白衣天使使命。

四.“太晚了……“醫學沒有辦法為所有的結果買單

很多患者 到了病情危重不可挽救時才來治療,一、是不知病情,二、是原來疾病不重視到了危重才就醫?三、是家庭條件受限當誤病情。例如一糖尿病病死,患者得病十餘年,但因為經濟原因一直沒有正規服藥。三年前她開始出現反覆的胸悶胸痛,外院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母親已經胸痛了好幾天,但一直拖到患者難以忍受了才來! 心臟停止了,可是,一切都太晚了……如果能夠正常使用降糖藥,如果她能夠在剛發生胸痛的時候就及時到醫院就醫,又如果她的家庭有足夠的經濟條件來支撐,或許結局便大不一樣……,有很多患者醫生實在無能為力,醫學好像也無能為力。

五.不要過意信賴儀器裝置和現代醫學

人體是一臺精密的機器,每個部件都有其作用,上帝造人可不是亂造的,存在肯定有其道理。若以為現代醫學已經到了可以解釋一切的頂峰,那更是愚昧和迷信。

世間還有一半的疾病治不好,別以為醫學很了不起。有些病連病因都未弄清楚,大把疾病的治療僅限於對症和姑息療法,談不上“根治”(以為骨髓移植根治白血病、器官移植“根治”癌症,吹水吧,去問問那些患者家屬,這些人過了幾年是不是死掉了)。所謂的“根治”,必是對因治療(斬草除根,你懂的),非對因的治療,都別奢談“根治”,醫學不是萬能,手術更不是萬幸(去問問那些手術病人是不是有這樣那樣的後遺症)的。時間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

總之,“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才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有人質疑說:中醫沒有儀器和化驗,怎樣會知道人有病?其實儀器和化驗不是萬能,疾病處於非器質性病變時,儀器化驗絕大多數檢查不出來。即使是發生了器質性病變,早期也未必能檢查出來,不是說癌灶小於1釐米時難以檢測到嗎?有人一個月前體檢結果“正常”,一個月後卻發現晚期癌症;一個月前體檢心臟“正常”,一個月後卻心肌梗塞幾乎喪命。遼寧艦航母要剪綵的當天,總指揮羅陽突發心病死去了,據說羅陽年年體檢都“正常”。更搞笑的是,有的人心痛胸悶去檢查“正常”,回到家裡當天就死去...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開車都存在“盲點”,西醫的檢查化驗也同樣存在“盲點期”、“視窗期”,即在某一時期檢查不出疾病(比如有的白蛋白成品在過了一定時期後檢查不出其中存在有艾滋病毒或肝炎病毒,病人用了這種血漿製品會致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往往不是一天形成的,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在量變階段,往往表現出了一些症狀——那怕是微不足道的症狀,這時還屬於功能性疾病。中醫沒化驗映像,但是通過望聞問切卻已經知道這個人“有病”了,中醫所指的“有病”,雖然不能精確到裡面長瘤或變質,卻可以了解人體氣血臟腑功能失調、氣機失常、內環境發生了變化。判斷西瓜是否熟了並非只有剖開來看看才能做到,專業的人拍幾下聽聲音也同樣能做到。兩種醫學風牛馬不相及,好比不能以女人的生理特徵衡量男人一樣的道理。

六、不要太迷信專科醫生

現代醫學,由於分科過細,多數醫師以專科為主,全科醫師太少,醫技科室醫師一生都在重複一種單一的技藝,這些醫生只能稱為“醫匠”,是醫學領域的匠人,如某牙醫醫生研究鑲裝再植落牙的技術過人,也常被成為“名醫”,實際上只能算個醫匠。醫匠是以生命為物件,可謂匠心獨具,救死扶傷,功德無量。各行各業的工匠均為國之瑰寶,醫匠乃為各級醫院的主力軍,“工匠精神”是國家富強的標誌。但工匠與醫匠一生只是研究一種技術,屬於器的範疇,而大醫、大師級醫生則是在研究醫學之道,改進醫療的方法、創新改革技藝,大醫研究的範圍屬於醫道。有些醫匠經過數十年的修煉,也可能成為大醫、大師,大醫所謂全科醫生博學多才,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事,不僅僅精通醫學之道,還應通曉哲學、心理學、美學、易學,大師是博極醫源,中西相容,多才多藝,具備創新和解決醫學難題之能力。大醫均有創新立說,是學者型醫生,而醫匠屬雕蟲小技。大醫孫思邈曾言:“不學易,不足以成大醫。”看來中醫的大醫、應該是易醫相通,不精通易學想成為大醫者難也。

醫療行業中,不論中西醫,大醫、名醫總是少數,各級醫院主要靠醫匠支撐門面。但醫學不是萬能的,大醫、名醫也非是什麼病都能治好,所以西醫有一句名言很值得稱讚:“醫學有時去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

名醫多為一方名醫,換一個地方則不一定是名醫,省市、地方名醫多是政府名義評選出來的,老百姓並不認賬,民間一些名醫常常因為沒有學歷、職稱,但卻能名震一方,如上面講的山西名醫李可乃真正的名醫。公職醫院的名醫,除有高超之醫技外,主要是醫德高尚、贏得了信譽而成為名醫。然而老百姓看病不一定去選名醫、專家,因為不少名醫、專家是靠政府、媒體宣傳成了“名醫”,不一定有真才實學。有經驗的患者看醫生,應選擇“明醫”而非“名醫”,須知“明醫”不僅學驗俱豐,佛心行醫,從不謀私利,以消除患者之疾苦為己任,從不博其虛名榮耀,可謂高明的一生。可惜現代的“明醫”不多,而空有其名的“名醫專家”不少,醫學悲哀 ????人類悲哀????

2020-01-6晚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家庭常備藥藿香正氣口服液應該如何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