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類的心臟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泵,通過複雜的動脈及靜脈網將血液輸送到全身重要的器官。同時心臟本身也是需要血液供應的,那麼輸送血液去心臟的動脈在解剖學上稱作“冠狀動脈”。若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即稱為“冠心病”。所以讓心臟、動脈和靜脈處於良好的狀態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預防冠心病就要從認識冠心病開始。

冠心病的臨床表現:

心絞痛

心前區或胸骨後有悶痛、壓榨或窒息感,疼痛可放射到左肩或左上肢小指端,含硝酸甘油3~5分鐘後迅速緩解。

心肌梗塞

心前區疼痛症狀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硝酸甘油不能緩解。

全身症狀: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

胃腸道症狀:常伴噁心、嘔吐、上腹脹痛(此症狀易於被誤診為胃腸道疾病)

體徵:心律失常、低血壓、休克、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心悸

嚴重情況下導致猝死

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可改變因素和不可改變因素。不可改變因素包括:遺傳、性別、年齡等;可改變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

40以上患者有以下5項的第1項和其他任何1 項,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可以診斷為冠心病。

1.有冠心病危險因素2項以上:高血壓、高脂血症、長期吸菸、糖尿病患。

2.心電圖缺血型表現。

3.心電圖負荷試驗呈陽性。

4.超聲心動圖有典型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而無其他原因可解釋者。

5.放射性核素掃描顯示心肌缺血而無其他原因可解釋者。

6.無自覺症狀者可診斷為隱匿性冠心病,有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者,可診斷為冠心病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診斷冠心病常需要做哪些檢查

心電圖

超聲心動圖

放射性核素

心臟CT

冠狀動脈造影

實驗室檢查

冠心病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根據不不同型別和不同時期所用藥物不同,但大致可歸納為:抗心肌缺血藥物(如硝酸甘油、美託洛爾等)、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血藥物(如低分子肝素、比伐盧定等)、降脂藥物(如辛伐他汀、非諾貝特等)等。

手術治療

包括對狹窄或閉塞的血管施行再通或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以恢復動脈的供血。

介入治療

包括經皮囊冠狀動脈成形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和粥樣斑塊消蝕技術等。

冠心病防治中的四個誤區

誤區一:冠心病是老年病,認為只有中老年人才需要防治該病。近年來的流行病調查顯示,由於社會發展日益增速,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加之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不加節制,年輕人因冠心病問題導致的死亡人數在不斷攀升。所以年輕人也應該早掌握冠心病基礎知識,提高防治意識,減少危害發生。

誤區二:忽視心梗的緊急訊號——胸痛。由於心臟的解剖位置與胃相鄰,一旦發生疼痛,人們往往會誤認為是胃出現問題所導致。尤其是年輕人,仗著平時身體不錯,平日裡也不做全身檢查,發生點疼痛也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認為抗抗就過去了,豈不知耽誤了時間貽誤病情,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誤區三:冠心病放上支架後就萬事大吉。放入支架後,還需要進行抗凝治療,尤其要改變原來影響心臟正常功能的不良因素,如要戒菸戒酒,控制血脂,定期複查等。

誤區四:高血壓、高血脂病人,只要指數降到正常值,就不用服藥了。如有冠心病史的人群在血壓、血脂降到正常值時可以不用服藥,但若有冠心病史降脂、降壓不只是降到正常值那麼簡單。比如無冠心病史人群可以把低密度脂蛋白降至1.7mmol/L,而高危/極高危患者需控制在1.3mmol/L以下。

冠心病的預防

一、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積極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服藥

清除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每天在同一時間服藥如果偶爾忘記服藥,不要一次吃兩頓試圖補上。未經醫生許可,不要擅自停藥或轉藥即使服用非處方藥物,也請告訴醫生出門和旅遊時隨身帶藥保持血壓、血糖、血脂正常

二、合理膳食,改善生活方式從健康飲食開始。

低膽固醇、低脂,減少食物中的鹽分,減少糖分,增加食物中的澱粉和纖維。少吃豬肉、牛肉和油炸食物,蛋黃(<一週三個)。

餐桌上的“紅、黃、綠、白、黑”

黃:胡蘿蔔、紅薯、玉米、南瓜

綠:綠茶、深綠色蔬菜

白:燕麥片

黑:黑木耳

三、控制生活壓力

合理安排工作,保持樂觀心情,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

四、定期運動

選擇合適的運動型別,注意運動量至少每週三次運動散步、跳舞、家務勞動全身有氧運動:游泳、騎單車如果有頭暈或胸痛等不適感覺,立即停止運動

五、控制與本病有關的危險因素

戒菸限酒、減少疲乏、減輕體重、降低血壓,降低血脂等。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不想父母總被養生謠言騙,你需要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