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桄(guāng)榔(láng)粉是用桄榔樹的髓心製作而成的,是一種富有營養的可食用澱粉。桄榔粉為赤白色,用手指抹開,呈現菱角形光點,十分細嫩爽滑,無雜質。

桄榔粉是用廣西西南深山叢中特有的桄榔樹樹幹加工而成的,其樹幹髓心富含澱粉,能達到30%~40%左右,被戲稱為“可以吃的木頭”,具有無脂、低熱能、高纖維等特點,且食用方便。

用桄榔樹製成粉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了。《後漢書·西南夷傳·夜郎》記載:“句町縣有桄榔木,可以為面,百姓資之。”可見,早在漢代,人們就發現桄榔樹可以食用,並且探索了食用桄榔面的方法。之後的歷朝歷代,每逢天災人禍,糧食減產,桄榔樹都充當過“救命糧”的角色。

桃榔不僅用於充飢,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中國《本草綱目》《海藥本草》等古書記載:“桄榔粉味甘平,無毒,作餅炙食腴美,令人不飢,補益虛羸損,腰腳乏力,久服輕身辟穀。”

桄榔粉的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並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在食物中新增適量的桄榔粉可以調整老齡機體的整體生理機能,延緩衰老。

桄榔粉可以在夏天當作甜食食用,直接用開水沖泡,清涼解暑。取1~2勺桄榔粉,加入少量冷開水,先行攪拌成均勻的糊狀。然後倒入滾開的水,邊倒邊攪拌,隨著桄榔澱粉受熱糊化,逐漸呈半透明的凝膠狀,即可食用,也可新增適量白糖或蜂蜜以提高風味。

也可以將甘香的桄榔粉佐以微酸的果料攪拌。在盛夏時節,這無疑成為人們度過酷暑的一道解渴小食。現在,人們食用桄榔粉已經不再是為了充飢,而是作為老人和小孩的營養品。

桄榔樹為棕櫚科桄榔屬,是棕櫚樹的一種,原產於馬來西亞、印度等地。中國的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和臺灣等省區,均有引種栽培。花汁可製糖,莖髓可制澱粉。自古以來就用桄榔製作糖和棕桐酒。

桄榔樹和蘇東坡還有著一段故事。蘇東坡在海南島與其小兒子蘇過被政敵趕出官房之後,黎民用桄榔樹葉為他造一茅屋,他命名為“桄榔庵”,並作文以銘:東坡居士謫於儋耳,無地可居,偃息於桄榔林中。無作無止,無欠無餘。生之謂宅,死之謂墟。六十三年,吾其舍詞,跨汗漫而遊鴻蒙之都乎!(《桄榔庵銘》)

桄榔粉的製作並不簡單,需選取高大的桄榔樹砍倒後取出赤黃色的髓心,刨成薄片。由於桄榔樹的髓芯本質硬度不高,纖維粗大如甘蔗,在刨刀的一來一回中,並不需多費力,就可以將粗大的樹幹刨成一個個小薄片。隨後將削下的薄片放入石槽中,春搗成更加細碎的碎屑。

接下來要將碎屑做成粉末,關鍵在於揉的手法。裝袋的碎屑讓其充分地接觸水分,隨著雙手在袋子上反覆擠壓揉搓,營養物質被水沖刷出來,而木質纖維則留在了袋中。雜質就這樣經過第一遍過濾。更為細小的雜質在下一步用過濾網篩出,剩下的就全部是桄榔粉漿了。

這些粉漿在盆中靜置,慢慢就會沉澱出一層層的溼粉,水面逐漸清澈,倒去最上層的浮水,就可以進入晾晒風乾的環節。待水分全無,徹底乾燥之後,樹髓就變成了顆粒狀的桄榔粉,用手輕輕一捏就會變成碎末。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如何調整營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