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每年的8月23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150度的時候,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處暑是一個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也就是說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炎熱即將過去,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也將在這一天開始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度的節氣。

今天是傳統的24節氣中的處暑,那處暑的到來,意味著中國許多地區將陸續開始了夏季向秋季的轉換,忍受了長期酷暑煎熬的人們,期盼著秋天能夠快點到來。但是,在廣東,秋天總是姍姍來遲,遲到也就算了,更讓人煩惱的是,我們還經常會遭受到“秋老虎”的困擾。

“秋老虎”是中國民間指立秋以後的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這種天氣出現時,連日晴朗、日射強烈,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由於中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我們華南地區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而且長,一般會持續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乾燥,Sunny充足,早晚不是很熱,白天也不至於象夏季熱得喘不過氣來。不過,這個時候正是很多疾病的高發期,那麼,“秋老虎”來襲,都有哪些疾病是需要重點的預防呢?

專家提示:現在還是夏秋之交,暑熱和溼氣比較重的時候,所以在這段時間我們還是要注意,一個是呼吸系統的疾病,一個是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另外就是還有面板方面的疾病。

很多人都以為,呼吸系統疾病易發於冬季,但有研究發現,“秋老虎”這種悶熱天氣裡,感冒、傷風等疾病的發病率高於全年平均水平。另外,在此期間,還要做好預防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腸道傳染病和媒介生物傳播等疾病。

專家提示:如果感到自己開始出現頭疼、乾咳少痰、手腳心熱等不適感,可以煮一鍋蔥薑糖水,祛溼散寒。此外,我們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避高溫、自然涼”。很多人在處暑期間,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中醫認為,“溼重而致體乏”,所以處暑養生,除了養肺,還要祛溼。飲食上要以清淡甘潤為主,常用蓮子、芡實、淮山這些健脾胃的中藥煲湯煮粥。

醫生告訴大家,“秋老虎”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防中暑。那麼,我們該如何才能正確有效的預防“秋老虎”呢?

專家提示:每到夏天,大家都會非常重視防暑降溫的工作,其實,秋天也同樣需要注意防暑降溫,特別我們廣東地區,“秋老虎”出現的時候,天氣乾燥,反而要比夏天更容易中暑。

對抗“秋老虎”四要點:一、清熱解暑類食品別一下子全撤除。

此類飲食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處。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

對抗“秋老虎”四要點:二、寒涼飲食要減少。

經過一個夏天后,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如西瓜、梨、黃瓜等,其性味寒涼,多吃可能傷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對抗“秋老虎”四要點:三、飲食營養要加強。

人們不能只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事實上,到了立秋可以適當吃一些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瘦豬肉、海產品等,既有清暑熱又有補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對抗“秋老虎”四要點:四、仍須防治“空調病”。

炎炎夏日,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有人患上“空調病”。在立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空調開放時間不宜過長,夜裡睡覺的時候最好不開。另外,經常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最好喝點薑湯。中醫認為,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病,胃腸功能較弱,如經常腹瀉的人,不宜開空調。必要時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

在“秋老虎”這樣的天氣裡,人們很容易放鬆對寒涼的警惕性。特別是在夜晚,可能上半夜時還是悶熱難當,但下半夜或凌晨時就有可能轉涼,因此,早晚要注意加衣,不要赤膊露體,防止受寒。

另外,燥是秋天的主氣,秋燥之氣最容易傷肺,因此,人們每日應適當多飲些白開水、冰糖水、清茶等,以滋潤臟腑。

“秋老虎”可以說是很怪異的天氣,我們一方面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防止受寒。日常生活中呢,一定要合理的調整工作和休息的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飲食方面以清淡為好,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B、維生素C的食物,另外還要注意補充水分。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庚子處暑養生——夏秋之交謹防秋老虎,宜喝粥養陰、潤燥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