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在世最長壽老人是日本116歲零66天老太太田中加子;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中記錄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中國的長壽氣功養生家李慶遠,享年256歲。
即使養生再好的人都終會衰老會死去,為何人類都始終無法突破生命極限的限制?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原來就是一直藏在我們身體裡一種叫端粒的物質。
端粒是什麼?眾所周知,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凋亡決定著人體的發育、成長、衰老、死亡。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叫做端粒的物質就像是一段編好的程式般控制著人類的壽命。
端粒是位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與蛋白質複合體,端粒對於人體細胞分裂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作用。它就像一個螺絲帽一樣鎖著染色體的兩端,以保證在細胞分裂過程中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
端粒、著絲粒和複製原點是染色體保持完整和穩定的三大要素。
然而,細胞每分裂一次,細胞內染色體頂端的端粒就會縮短一些,一般來說當細胞分裂50次左右端粒就不能再縮短,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了,這時細胞也就到了死亡極限。
因此,端粒也被科學家們視為“生命時鐘”。
端粒的發現者伊麗莎白·布萊克本還因此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為它徹底揭開了人類衰老和罹患癌症的奧祕。
長壽祕訣?那麼既然找到了端粒長度是人類衰老的主要因素,那麼是不是隻要保證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端粒長度不變就能長壽了?
對,沒錯。發現他們的科學家也是這麼想的,於是他們在後面的研究中便發現了一種叫端粒酶的物質可以維持端粒的長度。
然而在正常人體細胞中檢測不到端粒酶,只有在生殖細胞和癌細胞中發現這種酶的存在,並且這種酶也只對這些細胞起作用。
儘管科學家已經在植物中提取出端粒酶,但是長壽並沒有那麼簡單。
伊麗莎白·布萊克曾經說過,生命就是”活在刀刃上”。如果端粒存在太多,那麼它們可能表明疾病的存在(畸變或者癌變)。另一方面,如果這些部分太小,那麼就代表著衰老。因此,生命就像"活在刀刃上"。
任何事物都講究平衡,如果端粒酶超過限定,導致畸形異變細胞的產生,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結論自古以來人類追求長壽的步伐就從未停止過,然而端粒的存在就好像有人在我們體內事先編寫好的程式一般,平衡而美妙。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規律,順其自然過好每一天才是當下的我們應該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