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文明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植物分子密碼還沒有得到解析之前,傳統的食療,以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飲食經驗為例,形成的具有一定療效的產物。但隨著近代生物醫藥技術的發展,生物分子學,自身營養所需精細化管理讓我們得重新認識食療,也就是說食療有得與時俱進。
說起食療,肯定會想到一個詞語:藥食同源。其實,絕大多數人把什麼是藥什麼是食品,什麼既是藥又是食品的物質是分不清的。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中草藥分佈大江南北,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適合北方人的食物不易一定就適合南方人,反之也是。自然在北方看來是食品的物質,在南方就有可能是對身體不利的物質。所以在古代資訊不通暢的情況下,我們只能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要達成共識對身體有益的元素和物質,那就得大資料集合,進行統一劃分,再加上精細化的生物分析,可以精確得出到底哪些食物是完全對人體無害,哪些是傷害較小的等等。
早在2002年,國家衛健委就頒佈了即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多數都是市場常見的食藥材,但這些食藥材若是作為食療基礎去用,說實話想要達到預期功效得有一個很大的量做支援,否則很難有快得效果,如果按經濟效益來說的話,也不是很划算哦。
在2012年,國家衛健委又頒佈了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這批物品相比較藥食同源的物品來說,功效性也就是藥性更強勁些,但需要與其他物品進行配伍,形成組方,才能安全使用。然後又結合保健食品的相關法規:長期食用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傷害的產品。所以,我能理解的保健食品就是現代的藥食同源的產品。根據所批准的相關功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理,效果遠比古方食療來的安全來的快。再配合現代工藝制提純而成的營養補充產品,相信在未來健康產業中保健食品和營養補充產品的配合會大大的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