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過後,天氣轉涼,安排好3件事、防“二物”,提高免疫力
處暑(8月22日)即為“出暑”,表示炎熱暑天已經結束。節令到了處暑之後,氣溫進入顯著變化階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但是由於空氣中含水量較少,其相對溼度下降,“秋燥”開始抬頭。研究表明,當空氣的相對溼度低於3%時,人們就會感覺到面板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等,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發展為疾病。
所以處暑過後,人們也要根據氣候條件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活與作息,以便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防止免疫力下降。
處暑過後,要安排好3件事、防“二物”,身心更健康
1、安排好睡覺時間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
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所謂“子”就是指子時,即每晚的11點_凌晨1點。“午”就是午時,即每天的中午11點到下午1點。
古人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復。”現代研究發現,晚上11~凌晨4點,體內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患病概率。因此,子午覺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
據統計,人體每晚在9點——10點之間睡覺,最容易入睡,而且深度睡眠時間最長。而過了11點之後睡覺,容易出現入睡困難,深度睡眠時間縮短現象,所以把超過11點之後入睡視為熬夜。所以,處暑過後,要調整好自己的睡眠時間。
2、合理安排出遊
處暑過後作物開始逐步成熟,是一個收穫的好時節,對於農民來說,是一個繁忙的時節。但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也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民間向來在處暑之日,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暗藏“出遊迎秋”之意。因此,處暑時節,不妨抽個時間出門旅遊,怡情悅目。
古人有“悲秋”之說,意思是說,這個時候草木盛極而衰,所以容易讓人產生“悲情”。尤其是老年人,這個時候需要多參加些積極的社交活動,或者是合理安排旅行來保持良好的心態,防止“秋悲”。
3、安排好運動鍛鍊
在任何一個季節裡,運動都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秋季的運動需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是要注意氣候的變化,早晚的天氣比較涼,中午氣溫較高,而且空氣比較乾燥,所以運動宜安排在早或傍晚進行,如果遇到下雨天,氣溫會驟降,尤其是北方地區。
出門運動記得帶上水,以及汗巾等用品。運動過程中如果感覺不適要及時調整。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要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以有氧運動為宜。
處暑過後,要防“秋燥”
處暑過後,天氣往往較為乾燥、少雨,很多人早晨起床時會感到嗓子發乾,乾咳無痰,面板也變得緊繃、乾燥,還可能出現毛髮枯燥無光澤、頭皮屑增多、嘴脣乾燥或裂口等症狀,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
為了有效防治“秋燥”和感冒,可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些粥;多喝水,在白開水中加鹽或蜂蜜;調整起居作息,儘量早睡早起;在保持室內通風的前提下,可在室內養些綠色植物,保持良好的心態。
處暑過後,要防止“秋乏”
處暑期間,天氣由熱轉涼,人們身體出汗明顯減少,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機體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人們常說的“秋乏”。
所謂“春困秋乏”,要化解“秋乏”,可以從調節人體節律入手,合理調整日常飲食起居,避免熬夜,睡眠要充足,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和豆製品等,多吃蔬菜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食物以及油膩食物。另外,還要適當加強戶外運動,有助於情緒平靜、解除秋乏。
總而言之,處暑過後,天氣沒那麼炎熱,人體會感覺舒適很多。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亂來。這個時節是調理身體的大好時節,通過合理安排飲食、作息、運動鍛鍊、旅行等,讓人體迅速回歸正常,為冬補打下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