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灸前須知

一、用灸,審病症,取穴道,量準寸分,以墨點其穴,候灸。

二、灸法,懸灸(手持灸)每個穴位30分鐘,灸至微出汗為佳。

三、艾灸注意事項:

1、宜密室、溫和無風。孕婦不宜用。

2、慎風節食、保精養神。

3、宜審輕重。上體及當骨處,灸宜少。下體及肉濃處,灸多無害。

二、應灸七十症

中風

中風者,卒然中倒,人事無知,口眼 斜是也。方書有中經、中絡、中髒、中腑之分。醫之乏效者,必須用灸。或未經療治者,急灸無妨。當其國中之時,先灸百會,或灸尺澤。如口噤者,灸風池。左癱右瘓者,灸風市。如兩額暴痛,口眼歪斜,牙關緊閉,失音不語,灸客主人。如因痰而中者,灸環跳穴可也。

百會穴(從鼻直上入髮際五令,旋毛陷中,可容指處。《醫宗金鑑》雲∶直上耳尖頂陷中是也。)

尺澤穴(肘中動脈處,即肘彎內橫紋當中,屈肘紋見,《金鑑》雲∶屈肘橫紋筋骨罅中。)

風市穴(端立,垂手於股外,中指尖到處。)

客主人(兩耳前骨工宛中間,開口即穴處。)

環跳穴(在髀樞中,側臥,屈上足、伸下足取之。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兩骨合縫之所曰髀樞,當環跳穴處。)

風池穴(在耳後陷中,按之引耳內。)

屍厥

《金鑑》雲∶屍厥者,類中風之稱也。謂其形厥而氣不厥,口鼻無氣,狀類死屍,而脈自動也。延醫不及,急宜灸大敦穴。倘有四肢厥冷,宜灸內庭,又灸行間,不可誤也。

大敦穴(足大指端,去爪韭菜許毛中《金鑑》雲∶外側聚毛中。)

內庭穴(足大指內,次指本節前歧骨外間陷中。)

行間(足大指次指歧骨縫間動脈應手陷中。)

偏風

偏風者,或左肢不遂,或右肢不遂。在左者為癱,血虛也。右者為瘓,氣虛也。左癱右瘓者,氣血兩虛也。總宜先灸百會,次灸合谷。如一偏疼痛,手臂不仁,拘攣難伸,灸手之裡,兼灸腕骨。倘痛甚不能提物,灸肩。兩手攣痛,臂細無力,灸曲池。半身不遂,灸環跳。按穴灸之,自然卻病。

合谷(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即虎口,兩叉骨縫中。)

手三裡(曲池下二寸銳骨端,按之肉起。)

腕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即小指直上處。)

肩井(肩端兩骨間。)

曲池(屈手按胸,肘彎橫紋尖盡處)

眩,目花也。暈,頭昏也。其病之因有五∶一曰無痰不眩,一曰無火不暈,一曰木動生風,一曰水不涵木,一曰土虛木搖是也。醫者莫分,藥多罔效,灸神庭穴,自獲安全。若未中機,再灸肝俞必驗。

神庭(從鼻上直入髮際五分,即眉心上三寸五分。)

肝俞(八節下,各開二寸。)

痿症

經曰∶肺熱葉焦發為痿 ,痿 者,足軟而不能步也。其症有五,不可不明。蓋痿 屬肺,脈痿屬心,筋痿屬肝,肉痿屬脾,骨痿屬腎也。總當先灸足三裡,甚則灸三陰。灸法得宜,較湯散為勝也。

足三裡(膝下三寸, 外廉,以手掌按膝頭中指到處,股外旁也。膝蓋骨下三寸,在骨外廉兩筋肉分宛宛中,平坐垂足,取之在背,《金鑑》作大筋肉。)

三陰(足內踝上三寸,大骨下陷中。)

痺症

痺者,即俗稱為風氣也,症由風寒溼之氣雜合為病。益風勝為行痺,寒勝為痛痺,溼勝為著痺,往往蔓延不愈。倘三氣痺痛,灸環跳,兼灸脾俞、腎俞。足痺不仁,灸腰俞。如手臂作痛,不能提舉,灸尺澤。兩腿麻木,不能步履,灸風市。按圖而灸,庶乎肢體自若耳。

脾俞(十脊骨下,各開二寸。)

腎俞(十三脊下,各開二寸,亦有一寸半。《金鑑》雲∶與臍平。)

腰俞(尾尻骨節上 間。)

勞傷

五勞者,煩冗勞心,謀慮勞肝,過思勞脾,過憂勞肺,色慾勞損。七傷者,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久坐傷肉,久臥傷氣,久立傷骨,房勞思慮傷心腎也。至於骨蒸勞熱,藥石乏效者,先灸大椎,並灸膽俞。久嗽勞熱者,灸肺俞。久虛不食者,灸上脘。真氣虛弱者,灸氣海。男子血損者,灸天樞。女子陰虛,灸足三裡。凡有一切虛損勞瘵,及至形神大憊,惟灸膏肓穴,可冀挽回,否則無救矣。

大椎(三節頸項下,第一脊骨上間。)

膽俞(第九脊下,各開二寸。《金鑑》雲∶各俞皆去脊中二寸,故不從寸半之說。)

肺俞(三椎骨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金鑑》雲∶以手搭肩,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處。)

上脘(臍上五寸。)

氣海(臍下一寸五分。)

天樞(臍兩旁,各開二寸許陷中。)

膏肓(四椎骨下,兩旁各開三寸五分,《金鑑》雲∶正坐曲脊,從髀骨上角,摸索至髀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 按其中一間空處,是其穴也。)

咳嗽

先賢論咳嗽,以有聲為咳,有痰為嗽,有聲有痰為咳嗽。其初起多因於風寒,延久多成於虛損。若咳甚欲吐,灸身柱。因痰而嗽,灸足三裡。氣促咳逆,覺從左升,易於動怒者,灸肝俞。咳嗽見血者,灸肺俞,或灸行間。吐膿者,灸期門。日久成勞者,灸膏肓弗誤。[久嗽肺虛,而成肺痿。痿者萎也,猶枝葉之萎落也。時吐涎沫,聲音不揚,或嗽]

身柱(大椎穴下三節骨下間,按其中。)

期門(兩乳下,第二肋骨端。)

喘症

喘病之因有四∶有因寒邪入肺而喘者,有因病阻肺氣而喘者,有因水停心下而喘者,有因腎不納氣而喘者。統宜先灸天突,次灸中脘,甚則兼灸肺俞。所有哮喘不得臥者,須灸靈臺。行動遂喘急者,須灸氣海。得能按穴灸之,去沉猶拔刺耳。

天突(結喉下二寸陷中。)

中脘(臍上四寸。)

靈臺(六節骨下中。)

血癥

書謂∶吐血成升斗者屬胃血也,其餘咯血屬心,嘔血屬肝,咳血屬肺,唾血屬腎。凡有一概血癥,總當先灸膽俞。

血痰灸其上脘。咯血喉中有聲,灸其天突。如五勞七傷,諸虛百損而患血者,灸其膏肓,弗可緩也。據(管見),暴患之血癥,實火為多,不宜輒灸;灸患之血癥,虛火不少,用灸無妨,切須辨之。

汗症

汗有自盜之分,不可以不知也。蓋自汗為陽虛,不因勞動而自出也。盜汗為陰虛,睡而汗出,醒而收也。灸其尺澤,可以奏勳。設未效者,膈俞灸之,必然全愈。

膈俞(七脊下,各開二寸,正坐取之。)

肺痿絲,形容枯槁

斯症屬虛者多,非肺癰屬實之可比。當先灸其肺俞,兼灸膏肓可也。

肺癰

久咳不已,胸中隱隱而疼,吐痰腥臭,或吐血膿,是為肺癰。癰者,壅也。良由風寒內鬱,鬱久成火,火刑金髒而成。法當灸其天突,兼服清肺之方,庶幾有效。

驚悸怔忡

《正傳》曰∶驚悸者,忽然若有驚,惕惕然心中不寧,其動也有時;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動搖不靜,其作也無時。醫家雖有辨別,總灸上脘穴為宜。

健忘

忘前失後,曰健忘也。良由精神短少、神志不交所致,亦有因思慮過度者,或因所願不遂者,或因痰溷心者包。病因雖異,皆當灸百

陽痿

陽痿者,陽物痿軟而不舉也。年老之人,則常有之。若少壯之人,是為真火衰憊,法當灸其氣海。

陰痿

陽物收縮,卵陰入腹,皆為陰症也。法宜先灸氣海,再灸大椎。

臌脹

倪氏論臌,有氣、血、蟲、水、單是也,論脹,有寒、熱、虛、實、溼、食、瘀、積、肝、腎是也。方家必分五臌若何?十脹若何?

餘謂∶臌脹在上,灸於上脘,在中;灸於中脘;在下,灸於下脘,或灸氣海。至若脹及兩脅者,灸於期門。脹及背腰者,灸於胃俞。脹至兩腿者,灸足三裡。脹至兩足者,灸行間可也。

下脘(臍上二寸。)

胃俞(十一節下,各開二寸。)

腫滿

先聖曰∶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蓋脾主水谷,虛而失運,水谷停留,故成腫滿也。後賢分而為四∶一曰水腫,皮薄色嫩,按之成凹也,一曰氣腫,皮濃色蒼,按之即起也;一曰風腫,走注腫疼,面板麻木也;一曰瘀腫,腫而紅亮,有血縷痕也。以上諸腫,宜灸內庭。如罔驗者,行間、大敦皆可灸之。

症有七,蚊、蛇、鱉、蝨、肉、米,發也。瘕有八,青、黃、燥、血、脂、狐、蛇、鱉也。其實症者,徵也,有塊可徵。瘕者,假也,假物成形。總之不外乎氣血交滯。倘因氣滯而成者,灸氣海。因血凝而致者,灸天樞可耳。

癖者,弦也,有若弓弦,腹有一條扛起,現於肌肉之外。癖者,僻也,隱僻於膂脊腸胃之後。皆宜灸下脘,或灸足三裡。

疝氣

疝有七,寒、水、氣、血、筋、狐、 是也。時俗統稱為小腸氣。張子和謂疝氣雖有七種,總不離乎肝病也。七疝之症,先宜灸氣海,繼宜灸中極,或灸三陰。若陰囊偏腫者,灸大敦有效。

中極(臍下四寸。)

伏樑

伏樑者,心積也,起於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則令人煩心。當灸上脘,或灸中脘可安。

奔豚

奔豚者,腎積也,發於少腹,上至於心,如豚奔走狀,上下無時,久則喘逆,骨痿少氣。先灸氣海,兼灸中極為是。

香港腳

香港腳者,兩腳浮腫而重,溼香港腳也。不紅不腫而痛,幹香港腳也。不拘乾溼,皆宜灸風市灸。倘或紅腫,行步艱難,灸大敦穴可愈。

腹鳴

腹鳴者,腹中鳴響也。其因痰飲者,灸上脘。因胃寒而腸鳴者,灸胃俞穴,或灸足三裡。

噎膈

噎膈之因有五∶有氣滯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積者。雖分五種,總屬七情之變。凡藥不能效者,上宜灸天突,中宜灸中脘,下灸足三裡為要。

反胃

反胃者,飲食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良由脾胃陽虛,營運失職,不能熟腐水谷,變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即王太僕雲∶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法當灸中脘、下脘,兼灸膈俞。若未效者

霍亂

霍亂症,猝然心腹作痛,上吐下瀉,謂之溼霍亂也。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謂之乾霍亂也。急灸期門可愈。

頭痛

頭痛者,有外感、內傷之分。如痛無休息者為外感,時痛時止者屬內傷。若因頭風而痛,宜灸百會,並灸神庭,合谷、膽俞皆可灸之。若頭痛如破,或因內傷,宜灸命門自痊。

心腹痛

真心痛者不可治。今雲心痛者,皆胸中胃脘痛也。若胸腹痛者灸上脘,痛而不已灸行間,並灸膈俞。臍下冷痛,灸氣海、關元。少腹寒痛,灸中極。夾臍而痛,上衝心痛,灸天樞。

背痛

太陽之脈行身之背,忽被風溼所侵,則背膂強痛,宜灸身柱則瘳。

脅痛

脅痛在左,肝經受邪;在右,肝邪入肺。宜灸臨泣可愈。

臨泣(從兩目中直上,入髮際五分陷中。)

腰痛

腰痛有四,當分灸之。如因房勞過度,則腎虛,灸腎俞穴。偶然欲跌則閃挫,灸氣海穴。負重損傷,不能轉側,灸環跳穴。溼氣下注,不能俯仰,灸腰俞穴。倘連腹而引痛者,灸命門穴則安。

耳聾耳鳴

《繩墨》曰∶腎氣充盛則耳聰,腎氣虛敗則耳聾,腎氣不足則耳鳴,腎氣結熱則耳聾。經謂耳為腎竅,腎虛耳聾宜灸腎俞,耳鳴宜灸風池。初患者先灸百會為是。

目疾

眼科治目有五輪之分∶兩屬心,曰血輪;烏珠屬肝,曰風輪;兩胞屬脾,曰肉輪;白精屬肺,曰氣輪;瞳神屬腎,曰水輪。其實肝開竅於目,總病實在乎肝。目初病者,先灸百會、上星、神庭三穴。日久內障起翳者,當灸臨注。目睛而不了者,必須灸腎俞也。

上星(從髮際直上一寸,或眉心上四寸。)

咽喉

咽乃飲食之道,喉乃呼吸之區,不容纖邪所容,否則遂成喉症矣。咽喉疼痛者,當灸內庭。喉瘡、喉風者,當灸天突為亟。

齒痛

齒乃骨之餘,腎主病也。然則因陽明火熾而痛者,有因風、因蟲而痛者,亦有因虛而痛者,方藥莫能奏捷,必當用灸。倘頰腫牙痛灸風池,紅腫牙痛灸手三裡,齒齲須灸內庭也。

鼻血

鼻血者,因於肺肝有火也。肺竅在鼻,肝臟藏血,二經有火內熾則血沸騰,乘肺竅而出者也。急宜灸合谷穴一壯。

腦漏

膽移熱於腦,腦漏黃濁之水,由鼻而出,甚則腥穢。亦有鼻塞不聞香臭者。均宜灸上星穴可也。

脫頦

頦者,口之下脣至末之處,俗名下巴也。有因氣虛而脫者,有因呵欠而脫者,皆可灸風池穴。

遺精

書謂有夢精出為夢遺,無夢自遺為精滑。大凡夢遺者,由於相火之強。精滑者,由於心腎之損。擬方當分虛實,灸法統宜於關元、中極及之陰交。設未瘥者,再灸腎俞可耳。

濁症

丹溪曰∶濁症之因有二,肥人多溼熱,瘦人多腎虛。總之腎虛之質,下焦空豁則溼熱阻於精竅,而成赤白濁也。當灸關元,兼灸行間自痊。

淋痛

滴瀝澀痛謂之淋,急滿不通謂之閉。五淋之別,雖有氣、砂、血、膏、勞之異,然皆腎虛而膀胱生熱也。若小便赤澀,灸其下脘。小便痛瀝,灸其關元。五淋之症,皆宜灸其中極。

溺血

經謂胞移熱於膀胱則溺血,是症未有不本於熱者。當灸關元數忙。

遺溺

遺溺者,由於中氣虛衰,不能攝固所致。老年下元不足,孩提脬氣未固多有之。總當灸其三陰。若小便頻數者灸大敦,小兒遺尿者灸氣海。

便血

便血之症,有腸風,有髒毒。如下鮮血,大便燥結,名曰腸風。血色黯濁,大便溏瀉,名曰髒毒。髒毒者灸腎俞,腸風者灸會陽。

會陽(尾尻骨兩旁,各開二寸,尻骨節上兩旁,各開寸半亦可。)

脫肛

肺與大腸相為表裡,故肺熱則肛藏,肺虛則肛脫。或因腸風痔漏,或因久痢久瀉,或因產婦用力太早,或因小兒叫啼傷氣。總須上灸百會,下灸會陽。

痔瘡

古人論痔,有牝、牡、蟲、血之分。其實皆大腸積熱所致。當灸會陽幾壯,庶冀而安。

洩瀉

洩瀉有五,乃脾虛、腎虛、溼寒、溼熱、食積也。脾虛則食少便頻,腎虛則五更作瀉,溼寒則便溏溺白,溼熱則下利腸垢,食瀉則吞酸噯腐。在醫家當分而治,在灸家先取天樞,其次會陽之穴。

痢疾

古人以赤痢為溼熱,傷於血分;白痢為溼寒,傷於氣分。凡初患赤白痢積者,法當灸其天樞,兼之中脘。如日久不愈,脾腎兩傷者,當灸脾俞,兼之會陽也。

傷寒

傷寒者,由冬令傷於寒邪,法當辛散。其誤治也,變為結胸,宜灸期門。若婦人經水適來,邪熱入於血室,晝則明了,夜則譫語,亦灸期門之穴。若飲水過多腹脹者,灸其中脘。餘熱解不盡者,當灸曲池可也。

熱病

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至夏為熱病。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當用辛涼之劑。設未效者,當灸上脘。若煩悶者,須灸行間。

瘧疾

瘧疾之病,由夏令先受暑邪,至秋時發為瘧疾。秋風欲入,伏暑欲出,表裡交爭,寒熱成矣。連日發者則淺,隔日發者則深,隔兩日發者則更深矣。諸般瘧疾,法當先灸大椎。痰盛之體,灸其尺澤。日久不已,灸其內庭。按穴灸之,則瘧自遁。

黃膽

黃膽有五,曰陽黃、陰黃、酒疸、谷疸及女勞疸。其病本皆不離乎溼也。應灸之穴有四,即上脘、肝俞、膽俞、脾俞是也。

癲病

經謂重陰者癲,癲則多喜,若痴若呆,或笑或泣,緣於所謀不遂而致也。當灸身柱一穴。

癇症

癇症者,忽倒無知,神昏牙閉,角弓反張,抽搐流涎。古人分為五癇,有馬鳴、羊嘶、牛吼、犬吠、豬啼等語,究屬痰涎蓄於經絡也。灸家不須細別,當其初發之時,先灸百會,兼灸上脘。每發每灸,日漸自瘥。

癩病

癩病,癘風也,俗稱為大麻風。良由溼勝則生風,風勝則生蟲,所以面板脫落,肌肉浮紫,滿軀作癢,狀若蟲行。宜灸曲池可愈。

疹病

肌發紅點,有若蚊咬者為熱疹,細粒透顯者為風疹,不透出者為隱疹。隱疹宜灸曲池,風疹、熱疹宜乎合谷、環跳。

痰疾

痰屬溼,津液所化也。流則為津,行則為液,聚則為痰,上則為涎。其實百病兼痰為多也,灸其上脘,痰自化矣。

飲食

胃司納受,脾主消導,一納一消,營運不息。設脾胃衰弱,則失消納之權。若飲食不思,灸其上脘。飲食少減,灸其中脘。飲食不化,灸其下脘,或灸天樞。食不下、欲乾嘔者,宜灸膽俞穴也。

調經

月經者,一月一至也。超前退後,謂雲不調。女子經水不調者,當灸氣海,兼灸中極。婦人月水枯閉者,當灸腰俞可愈。

血崩

血崩之症,良由肝脾兩傷。蓋肝不能藏,脾不能統,所以經血忽崩。宜灸氣海、大敦二穴。

帶下

古人治帶,有五色之論,而分五臟之療。又以赤屬血、白屬氣之說。其實帶下之病,本在乎帶脈,以帶脈橫於腰間,如束帶然,故名也。法當灸關元數壯。

不孕

女子不孕之故,由傷其衝任也。若三因之邪傷其衝任之脈,則有月經不調、漏崩帶下。或因宿血積於胞中,或因胞寒、胞熱,或因體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皆不能成孕也。當灸中極為要。

胎漏

懷胎數月,而經水偶下者,謂之胎漏也。由於勞力損傷,或由衝脈有熱,或由氣怒傷肝,皆能致之也。宜灸關元自止。

產後

產後之 ,莫能盡述,應灸之症,姑略詳之。惡露不行,宜灸中極。惡露不止,宜灸氣海,或灸關元。關元、中極只離一寸,一欲其行,一欲其止,分寸不準,災害並至矣。

胞衣不下

胞衣停滯者,或因氣力疲敗,或因惡露所阻,皆令不下也。服諸藥罔效者,當灸中極立下。

驚風

驚風者,有急慢之分焉。急驚者,忽然搐搦,身體壯熱,面紅脣赤,牙閉痰迷,兼之二便不通,宜灸身柱、曲池。慢驚者,緩緩搐搦,身體溫和,面色淡黃,或睡露睛,兼之大便青色,宜灸腕骨、尺澤。若閉目、搖頭、額汗、昏睡、面青、肢厥、頻吐清水,此慢脾風,不可救也。

腕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即小指直上處。)

小兒疳勞之症,面黃形瘦,肚大露筋,尿如米泔,午後潮熱。皆因肥甘無節,停滯中州,傳化遲滯,腸胃內傷,則生積熱,熱盛生疳。宜灸下脘、胃俞,自然告痊。

以上七十症,按穴灸之,自無差忒。若遇跌打損傷、瘀血疼痛、痰核 串、無名腫毒,皆於患處灸之,使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即愈。

三、正面穴道證治

百會穴

凡中風、頭風,風癲、角弓反張、忘前失後、氣絕、脫肛、目淚、耳聾,提升陽氣。

上星穴

凡腦冷、鼻塞、腦漏、汗不出、目睛痛。

神庭穴

凡頭疼、目眩、出淚、流涕。

天突穴

凡喉瘡、喉風、哮喘、氣噎、肺癰、咯血、喉中有聲。

上脘穴

凡心腹疼痛,驚悸,痰疾、伏樑、氣蠱狀如覆盆、風癇等徵。

中脘穴

凡反胃、吐食、心下脹滿狀如伏樑、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寒癖。

下脘穴

凡腹脹堅硬、 癖氣塊、小便赤澀、身體羸瘦。

氣海穴

凡男子陽事久憊、婦人經水不調及滯氣成塊狀若覆盆。

關元穴

凡男子遺精白濁、臍下冷痛、小便痛澀,婦人赤白帶下、經水不調。

中極穴

凡男子奔豚搶心、遺瀝失精、五淋、七疝、小便赤澀,婦人經水不調、不受胎孕。

臨泣穴

足少陽。凡目痛內障、赤白翳、腋腫、脅下痛。

客主人(一名上關)穴:凡兩額暴痛、口眼歪斜、牙關緊閉、失音不語。

期門穴

凡傷寒結脅、咳嗽吐膿、腹膨、霍亂、吐瀉,婦人熱入血室、產後飲食不調。

天樞穴

凡夾臍痛衝少腹、赤白痢疾、洩瀉、飲食不化,男子血損,婦人血塊。

肩井穴

手陽明。凡手臂痠痛、不能提物。

曲池穴

凡偏風不遂、兩手拘攣、臂細無力、肘內寒冷而痛。

手三裡穴

凡手臂不仁、肘攣疼痛、頰頷紅腫、齒痛、瘰 。

風市穴

凡兩腿麻木、左癱右瘓、一切香港腳。

內庭穴

凡水腫、厥逆、咽喉痛、久瘧不食、惡聞人聲、口歪、齒齲。

行間穴

凡白濁、尿難、腹脹、心疼、咳逆、吐血、煩悶、短氣、手足浮腫、四肢厥冷。

大敦穴

凡小腸疝氣、小便頻數、陽上入腹、陰痛偏大、臍腹腫脹而痛、屍厥如死、香港腳紅腫、婦人血崩。

四、背面穴道證治

大椎穴

凡勞疾遍身發熱、諸瘧。

身柱穴

凡脊膂強痛、咳吐、螈 、發熱。

命門穴

凡腰腹引痛、頭疼如破、裡急、螈 。

肺俞穴

凡傳屍骨蒸、肺痿、吐血、咳嗽、氣喘。

風池穴

凡耳聾虛鳴、脫頷、口噤、頰痛、牙疼並腫。

膏肓穴

凡勞傷虛損、肺痿、咯血、咳嗽吐痰、寒熱、四肢無力。

脾俞穴

凡諸般黃膽、四肢不收、痺痛、膈疼、洩痢、翻胃、積聚、疾瘧。

腎俞穴

凡腰痛如折、便血、出精、陰痛、身熱、耳聾 、膝攣、足寒。

環跳穴

凡中風、中痰、半身不遂、腰胯強直、股痛引肋、不得轉身。

五、艾條作用

艾灸,乃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屬中醫外治法,它源於遠古時代,形成於商周年間,歷時幾千年。今天重點給大家說說中藥艾條的作用。

提高免疫力:艾灸對老齡小鼠有提高細胞免疫的作用,使老齡小鼠的Mφ細胞毒活性和NK細胞毒活性增強。提高體液免疫,使老年人的IgG、IgA、IgM水平提高及提高紅細胞C3b受體花環形成率。

改善血液流變性:艾灸能使20月齡大鼠全血粘度、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膜滲透脆性低於老齡對照組;紅細胞膜Na+,K+-ATP酶活性、紅細胞變形能力高於老齡對照組。具有延緩老齡大鼠血液流變性增齡性增高的作用。

促進子宮運動:艾灸家兔至陰穴,一般在施灸數分鐘可看到大部分家兔子宮運動加快,緊張性增高,反應潛伏期較長。

改善心肌缺血:實驗性家兔心肌缺血,以P-P間期為指標,用艾灸治療,結果使動物因心肌缺血造成的影響受抑制,使P-P間期不象空白對照組那樣延長。

抑菌:用艾灸煙燻治療外科化膿性疾病,抑菌試驗表明,艾灸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調節胃腸運動:對胃腸運動有雙向調節作用,對犬“足三裡”穴20次艾灸實驗中,胃腸活動有18次出現抑制或興奮。

提高腎上腺素含量:艾灸急性失血性休克犬“百會”穴發現,在血糖含量升高情況下,灸後更見上升,提示灸後血漿中游離腎上腺素含量顯著升高。

六、中藥成分介紹

山甲

性味:味鹹;性微寒

歸經:入肝、胃經

入藥部分:山甲的鱗甲

功效與作用: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主血瘀經閉;症瘕風溼痺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癧。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關節痺痛,麻木拘攣。

紅花

紅花的花入藥,通經、活血,主治婦女病。

性味:辛,溫。

歸經:入心、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去瘀止痛。治經閉,症瘕,難產,死胎,產後惡露不行、瘀血作痛,癰腫,跌撲損傷。

其餘的成份就不逐個介紹了,會艾灸的或者喜歡艾灸的朋友一用就知道了!

中藥艾條,在三年陳艾的基礎上,加入山甲,當歸,川穹,丹蔘,益母草,乳香,牛膝,紅花,等二十種草藥 。艾條味足功效區別於其他艾條:熱量足,滲透力強, 疼痛灸患處,寒症需要灸肚臍和腎輸穴。

溫灸養生在身體方面有六大功效。溫肌散寒、疏風解表;溫經通絡、活血逐疲;溫中活裡、強髒壯腑;溫陰補虛、回陽固脫;行氣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陰陽、保健防病。溫灸養生在美容方面有兩大功效。面部面板方面:可加速面板的血液迴圈,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白嫩,延緩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鬆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七、藥艾條的使用方法

穴位艾灸

將一根條一端點燃後,在穴位上薰灸或灼灸。艾灸時,點燃的一端距離面板約10-30mm,一般每穴灸10分鐘左右,灸至面板溫熱發紅,有溫熱感,而又不致產生灼痛或燒傷面板為宜,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迴旋灸和雀啄灸。也可以配合各種艾灸器使用。如灸足三裡、氣海穴等。

區域性艾薰

可以用3-6根艾條,用膠帶捆成一排,距離面板10-30mm,上下來回艾薰。

當然也可以直接用直徑三釐米的。

如痛經:用6根清艾條,來回薰小腹至肚臍,一週2次,一次30-40分鐘,能溫通帶脈、促進小腹的血液迴圈。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條從頸風池穴到肩部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鐘左右。在艾薰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的溫度,不能受涼。

如腹部受涼,腹瀉等,可以用幾根 艾條薰小腹至肚臍的位置,可以去寒。

如小孩子遺尿,同時伴有手腳冰涼,面色蒼白,舌質淡,舌苔白等症狀,可以用1-2根清艾條薰肚臍及周圍,薰5-10分鐘,然後再到背後薰脊柱及腎,可以補氣,補腎,去腎寒。

如有口臭,舌質是暗紫或者舌苔發黑說明脾胃寒氣非常嚴重並伴有經絡淤堵,可以用3-5根清艾條薰小腹到肚臍周圍每天20分鐘,隔天一次,堅持一週,口臭就會消失。

八、自我保健艾灸方法

延年益壽保健灸

穴位: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裡;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裡。

方法: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分別對準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鐘,以各穴位面板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週,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艾火與面板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面板。

說明:關元、氣海、足三裡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 特別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後,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別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後才明顯)。

艾灸治凍瘡

穴位: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裡穴。

方法:在凍瘡區域性先揉按5分鐘。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對準已發或將發凍瘡處,各懸灸3~5分鐘,以區域性面板潮紅色為度。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必須加灸合谷穴3~5分鐘;若凍瘡在下肢,必須加灸足三裡穴3~5分鐘。艾火與面板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面板。用本法連續艾灸3天,凍瘡不再復發。

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足三裡穴。

方法: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裡穴上各懸灸10分鐘,以穴位上面板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艾火與面板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面板。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階功態。在這種清淨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週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迴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閒,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Teana,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裡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閒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灑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裡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裡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說明:艾灸足三裡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因此,除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外科治療外,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時止痛。

艾灸美容

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化妝品可以掩飾你的不足,手術可以改造你的結構,可以滿足你暫時的虛榮心,但這些都無法給你真正的健康。因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駐,容光煥發,思維敏捷,反應靈敏,那又是另一種不同層次上的美。通過吃藥,打針或者鍛鍊,你或許也可以或多或少地達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沒有灸療好,艾灸是驅散疲勞,恢復元氣,補充體能,平衡陰陽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臉上不光滑潔淨,這往往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實際上還是陽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說的上火。

有這麼幾種女性:

a、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b、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於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c、虛胖的女性,並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道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哪個道醫也這樣瞎嚷嚷,那肯定個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並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臟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d、乳頭過早地顏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衝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

這些問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

1,大醉 大怒 大驚 大恐 過勞 過飽情形下不宜問灸。

2,面板過敏者,對中藥過敏者禁用哦。

3,請親們注意操作方法哦,以免燙傷,孕婦施灸遵醫囑。

版權宣告:本文轉載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文中內容為轉載,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請勿盲目試用,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秋季如何養生護髮?補充營養很關鍵!秋季飲食,你應該注意這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