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君臣佐使是方劑學術語,是方劑配伍組成的基本原則。《素問·至真要大論》載:“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組成方劑的藥物可按其在方劑中所起的作用分為君藥、臣藥、佐藥、使藥,稱之為君、臣、佐、使。

君是指方劑中針對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臣是指輔助君藥治療主證,或主要治療兼證的藥物;佐是指配合君臣藥治療兼證,或抑制君臣藥的毒性,或起反作用的藥物;使是指引導諸藥直達病變部位,或調和諸藥的藥物。

那麼,鍼灸穴位裡面有君、臣、佐、使的關係嗎?

鍼灸的理論基礎是經絡理論,經絡主要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以及絡脈、經別、經筋、皮部、浮絡、孫絡之類的組成。

主要發揮之類作用的是經絡循行部位的分佈,陰陽五行的生化制克原理,所屬臟腑的表裡關係,經絡的氣血津液盈虧,以及經絡路線通與不通的理論。

與之對比的中藥方劑理論,是以藥物的寒熱溫涼屬性,以及升降浮沉原理來配伍。療效的發揮與藥物的配比,也就是劑量的大小有直接關係。

而經絡理論所涉及的穴位理論,並沒有劑量的關係。取穴法則不外乎病變區域性取穴、循經取穴以及經驗效穴。

而君、臣、佐、使是處方中地位權重的代表,目前文獻中幾乎沒有一個教授專家提穴位的君臣佐使,可見這一說法在鍼灸的理論中並不存在,或者說意義不大。

那麼,這就又衍生出另一個問題了,也是我在臨床中常常會發現的問題,很多初次學習鍼灸的同仁,在記憶穴位的時候,總是會將其功效像記中藥一樣的去記憶,這是一種很不可取的學習方法,畢竟穴位理論和中藥的理論是有千差萬別的。

比如,有些人一提到足三裡,總會說它具有健運脾胃的功效,那如果我來做個槓精的話:我用足三裡去治療膝蓋區域性的疼痛,難道也是健運脾胃?提到百會總會是安神定志,如果我用百會來治療子宮脫垂也是發揮了它安神的功效嗎?這八竿子都打不著嘛!

那麼,該如何學習穴位,記憶穴位呢?或者說學習的重點在哪裡?

首先,學習穴位之前,經絡循行路線是基礎中的基礎;其次,穴位的定位是關鍵,以及穴位的歸經是基礎;接著,對於此穴是否是特定穴也得掌握,如是否是交會穴、八脈交會穴、八會穴等等,以及五腧穴的五行屬性均是重點;最後,對於特殊作用得重點去記憶揣摩,如少澤可通乳,後溪治療頸痛,隱白治療崩漏等等都是該熟知。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糖尿病治療藥物能不能一次吃下去?不要再分餐前、餐後和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