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

尿蛋白高是腎病患者最為常見的表現之一,尿蛋白漏出增多是以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作為依據,尿常規中尿蛋白的“+”多少僅可作為參考。一般來說,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結果顯示小於1000mg(<1.0克),屬於少量蛋白尿;如若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結果顯示大於等於1000mg(≥1.0克),則說明尿蛋白漏出較多,其中24小時尿蛋白定量≥3500mg(3.5克,即大量蛋白尿),則說明尿蛋白漏得特多。有人說,尿蛋白漏出多的腎病患者,就應該多吃肉以補充從身體丟失的蛋白,這樣可以嗎?

今天筆者就來和各位腎友專門談一談這一問題,尿蛋白漏得多的腎病患者到底該如何把握好飲食,既可以補充丟失的蛋白,又不至於傷及腎臟?主要注意如下五點:

1.肉類等優質蛋白應該補充,但絕不能多補

有的腎病患者,尿蛋白高了之後不敢吃肉;而有的腎病患者尿蛋白高了之後,就要多吃肉;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不敢吃肉的腎病患者認為吃肉會讓尿蛋白漏得更多,可以多吃肉的腎病患者認為不吃肉會讓身體越來越“虧”。其實,不敢吃肉與吃太多肉都不利於腎病患者康復。長時間不吃肉,則會導致營養不良;吃肉太多,可使尿蛋白漏得更多,進而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正確的做法是,腎病患者應適當補充肉類等優質蛋白,包括各種動物瘦肉、淡水魚、鮮牛奶、雞蛋蛋白及豆製品(不同於其它植物蛋白,豆製品也屬於優質蛋白)等。腎功能完全正常的腎病患者,每天補充的肉類蛋白總量可根據公式計算得出。即按照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克總攝入蛋白量,乘以60%,再加上每天漏出的尿蛋白質總量。比如腎病患者的體重為70公斤,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4.5克(如腎病綜合徵患者漏出大量蛋白尿),則該患者每天可以食用的肉類總量應為70×1.2×0.6+4.5=54.9,在正常食用米麵等植物蛋白的情況下,另外還應該補充大約55克優質蛋白質,折算成豬肉、牛奶、雞蛋與淡水魚,即每天可以吃2兩豬肉(含20克蛋白)、兩個雞蛋(含14克蛋白)、一袋250ml的鮮牛奶(約7克蛋白)及一條大小中等的淡水魚(約15克蛋白)。其它腎病患者以此類推,也可以分別計算得出。

2.並非尿蛋白漏得越多就該補得越多

從上面的舉例計算就可以看出,尿蛋白漏出多了之後,需要額外增加補充肉類等優質蛋白質的量非常有限,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4.5克與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1.2克,它們相差僅為3.3克,還不足半個雞蛋的蛋白質含量。所以說,並非尿蛋白漏得越多,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就應該補得越多。如果每天都多補過多的肉類蛋白,反而會傷及腎臟,導致腎病逐漸惡化,甚至引起腎衰竭。

3.不能光顧尿蛋白漏出多少,腎友還得了解腎功能受損程度

制定飲食方案與指導腎病患者飲食,不能光顧尿蛋白漏出多少,還得了解該患者腎功能受損程度。相對於尿蛋白,腎科大夫更應關注患者的血肌酐值和/或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是多少,慢性腎臟病處於哪一期。無論腎病患者的尿蛋白漏得多還是少,如若血肌酐已升高和/或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已下降,慢性腎臟病已到了2-5期階段,則不僅不能多補肉類等優質蛋白,反而應該減少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即我們通常說“優質低蛋白飲食”。

4.最不該忘記的是血壓情況

除了知道腎功能受損情況,腎病患者的血壓也是不能忘記的。合併高血壓者,除了服用降壓藥之外,配合低鹽飲食不僅是病情所需,而且還有助於降壓藥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食用肉類食物時,不要選擇鹹魚臘肉及鹹鴨蛋等醃製食品,而應該選擇新鮮肉類食品。

5.其它相關指標也關係到腎病患者怎麼吃

管理腎病患者的飲食,不僅看如上幾個指標,其它相關化驗檢查的異常也需要關注。容易出現高鉀血癥的腎病患者(多見於慢性腎臟病中晚期),應嚴格低鉀飲食,尤其避免食用諸如香蕉、冬棗、香菇及土豆等含鉀特別高的水果與蔬菜;合併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腎病患者,應嚴格低嘌呤飲食,儘量少吃動物內臟與葷湯;合併有高脂血症的腎病患者,應低脂飲食,少吃肥肉與太油膩的食物;所有腎病患者都應該“清淡飲食”,除了上面提到的低鹽及吃肉多瘦少肥少內臟之外,還需少油多選植物油、烹飪多蒸煮少燒烤、調料少辣巧用蔥薑蒜等等。

尿蛋白漏得多的腎病患者,飲食必須注意如上五點。不僅需要關注腎病患者漏出多少蛋白質,還需清楚腎病患者更全面的病情,以指導與管理飲食。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教你幾個普通鹹魚的日常口腔養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