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穴位眾多,僅經穴就有360多個。縱觀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極少;而一病對應的最有效的穴位,卻比比皆是。今天就給大家帶來超實用的30個特效穴,專穴專用。
1、健脾養胃穴——中脘
脾胃在腹部的開竅為中脘穴,脘指的是胃,中脘即胃的正中間,所以脾胃的一切疾病都可以從這裡治療。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線中點處。
2、補血活血穴——血海
血海穴堪稱人體自帶的“補血穴”,可運化脾血,促進新血再生及氣血執行,讓血液充盈通暢。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即為血海。
3、白髮穴——浮白
浮白穴位於頭頂部、耳後乳突的後上方。
所謂浮白,是因為膽經的陽熱之氣在此穴轉化為溫熱的水溼雲系,如白色的霧氣一樣,漂浮在頭頂之上。所謂的水溼雲系,直白的說,就是肝火旺盛,直達頭頂,淤積此穴,導致頭部供血障礙,白髮自然浮上頭頂。
對於肝火旺盛而導致的白髮,浮白穴是常用經驗穴。
4、化痰穴——豐隆
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
豐隆為“祛痰第一穴”,可治療各種痰症,無論是有形之痰,還是無形之痰。
5、子宮肌瘤穴——痞根
顧名思義,它是人體腹內異常腫塊硬塊的根源,這個穴位,具有給子宮肌瘤斬草除根的作用。
痞根穴位於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3.5寸。
6、消氣穴——太沖
太沖穴特別好找,在大腳趾和二腳趾延長線的交匯處,在腳面的最高點。
太沖是肝經的原穴,解鬱散結、疏肝理氣的作用很突出。有的人刺激太沖穴後,會出現打嗝排氣的反應,這證明氣開始通了。
7、膽結石穴——中瀆
中瀆穴在大腿外側,當風市下2寸,或在橫紋上5寸,股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
中瀆是治療膽結石、膽囊炎及膽絞痛的要穴。
8、痛風、腎結石穴——築賓
築賓在小腿內側,當太溪穴與陰谷穴的連線上,太溪穴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內下方。
9、盜汗、起夜頻繁——陰郄穴
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在手腕附近靠近小指那邊。
10、面板瘙癢——百蟲窩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骨的內上緣向上約一掌(四指併攏為一掌)處為經外奇穴百蟲窩,它在足太陰脾經的循行線上,臨近血海穴。按摩百蟲窩穴可以活血止癢。
11、手腳麻木穴——復溜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太溪上2寸,當跟腱之前緣處取穴。
12、耳鳴穴——少海
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少海穴是一個治療耳鳴的要穴,就是老愛心煩上火、耳邊響、起急的那種耳鳴,少海穴治療效果最好。
13、乳腺增生——天宗
天宗穴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在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手太陽小腸經雖然不經過乳房部位,天宗穴也不在乳房上,但是這個穴位周圍5釐米的區域大致是肩胛與乳房投影的重疊區,也就是背部的乳腺反射區。因此在這個區域內艾灸或刮痧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利於乳腺增生腫塊的消散。
14、肩周炎穴——條口
犢鼻下8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在臨床上有一些治療肩周炎的經驗穴和常用穴,最常用的就是條口穴。
15、發燒穴——大椎
大椎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中醫認為,發燒是身體陽氣亢盛、抵禦外邪的過程,所以發燒時就找陽氣最盛大的地方:身體陽氣最足的地方是督脈,督脈主人體一身之陽氣,督脈陽氣最盛的地方就是大椎,六條陽經都在這裡彙集,所以大椎可退熱。
16、足跟痛穴——水泉
水泉位於內踝後下方,當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內側凹陷處。
不管是哪種原因引起的足跟痛,只要堅持按壓一段時間,便能慢慢減輕痛楚乃至痊癒。
17、減肥穴——帶脈
帶脈穴位於腹側部,章門穴下1.8寸。
18、腰椎間盤穴——筋縮
筋縮穴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9、咽喉腫痛穴——少商
拇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
20、偏頭疼、頭疼、落枕穴——列缺
列缺穴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取穴時兩手虎口交叉,當食指尖所到凹陷處,便是該穴。
《黃帝內經》裡記載,列缺穴主要治療偏頭疼、頭疼、落枕等疾病。《鍼灸大成》中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四總穴歌,其中一句為:“頭項尋列缺。”就是說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這穴位來治療和調節。
21、老花眼、近視眼穴——光明
光明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
22、腰背痛穴——委中
《四總穴歌》裡說:腰背委中求,這句話的理解是:腰背上的病痛,要到委中穴那裡去求。
委中位於人體的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23、膀胱炎、腎炎、前列腺炎穴——水道
水道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24、頸椎病穴——後溪
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後尺側的近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中醫認為,頸椎問題不是骨頭問題,而是經絡問題。頸椎之所以疼痛、僵直、麻木,都是因為經絡不通,氣血執行不暢。而經過頸椎部位的就是小腸經。也就是說,頸椎出現問題,是因為小腸經不通。後溪穴既是小腸經的俞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它被譽為是“通治頸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25、面板病穴——曲池
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完全屈肘時,當肘橫紋外側端處。
26、慢性咽炎穴——天突
仰靠坐位取穴,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27、過敏性鼻炎穴——迎香
迎香位於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
28、口眼歪穴——頰車
頰車穴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左右各一個。
29、痔瘡穴——孔最
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
30、疝氣穴——大敦
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兩毫米處。
《玉龍歌》:“七般疝氣取大敦。”
《勝玉歌》:“炙罷大敦除疝氣。”
如果擔心自己找的不是很準,那就在找的點附近上下按壓試試,哪裡最痠痛就在哪裡按揉或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