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有的人越吃越健康,有的人卻恰好相反。難道是吃飯的方式不對?
其實吃飯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標準
1、兩餐間隔4-6小時
三餐分早中晚,但是你有想過為什麼三餐時間要這麼安排嗎?兩餐間隔時間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導致吃的時候由於餓而吃的過多。間隔時間太短,胃腸可能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 - 6小時比較合適。
2、餓時先喝點湯
在飢餓時食慾會特別強,看到什麼都想吃。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攝入過多熱量。建議可以在飯前喝一碗清湯,或者喝一杯溫水,這樣有利於緩解飢餓感,,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
3、吃飯時挺直腰背
人在吃飯時,身體處於放鬆狀態,很容易含胸駝背。含胸駝背吃飯會使食道和胃部受到壓迫,進而影響正常消化。此外在矮桌前吃飯、坐在沙發上以及蹲著吃飯,都會造成腹部受壓,影響消化道的血液迴圈挺直腰背可以讓消化器官能夠更好地消化食物,讓身體更好地吸收營養。
4、多吃深色蔬菜
深色蔬菜是指深綠色、紅色、紫紅色的蔬菜。每天應該吃一斤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到一半以上,其維生素C含量比淺色蔬菜高一倍。
5、油類混合吃
光吃植物油會促使體內過氧化物增加,加快衰老,還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而動物油含有對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因此建議不能光吃其中一種,最好動物油和植物油混合吃,這樣可以取長補短。
6、吃飯環境要安靜
嘈雜的就餐環境會使人的味覺變遲鈍,而且也影響心情。很多人吃飯時會一邊看電視或者聊天,但是在吃東西時,如果保持環境的安靜,或者有輕柔音樂做背景的可以讓人吃得更香。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你就可能吃得更少,體重控制得更好。
7、細嚼慢嚥
細嚼慢嚥可以讓食物變得更加零碎,促進消化,另外最好不要因為吃飯太快。容易消化不良。最好集中注意力在嘴巴的咀嚼上,每一口都細細地咀嚼20次以上。
8、補充各種脂肪
很多人認為脂肪的主要來源就是肉類。肉類雖然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維生素等營養,有助於加快人體代謝,但是很多人又怕胖,其實你只要選擇一些低脂肉類,如魚肉、雞胸肉等就可以了。
9、每天喝些奶製品
10、少吃甜點
通常甜食,熱量都是很高的。而且正餐已獲得了足夠的糖分,如果再吃甜點,會吸收多餘的葡萄糖、澱粉,吃過油膩的東西后尤其不要吃甜點。如果你想吃下午茶,不妨選擇蘋果、優酪乳等健康的零食。
11、飯菜別太燙吃
趁熱吃是我們常說的話,招待好友泡茶,也要趁熱飲。其實這不好的習慣,食管的細胞非常嬌嫩的,口腔和食道的耐熱能力並不高,過高的溫度進食,食道黏膜就有可能被燙傷。
12、飯後半小時再喝水
剛吃完飯就立刻飲水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讓食物還沒消化完就進入小腸,影響身體吸收營養,增加腸胃消化負擔。飯後半小時再喝茶或水,能促進消化吸收,還能起到殺菌消毒和護齒的作用。
13、每天攝入膳食纖維
人體攝取了多餘的脂肪和蛋白質,與大腸桿菌作用,會變成有害的腐敗物,纖維質可把它們包圍並排洩掉。因此,每天最好吃一點粗纖維食物,如燕麥、糙米、薏米、紅薯、玉米等。
14、控制鹽少吃鹽
雖然食鹽不僅是人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而且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成分。但是吃鹽過多對身體是不好的,而且吃鹽過多,讓人產生口渴的感覺,需要喝大量的水來緩解,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