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生命甘泉
津液是指人體除了血以外的一切工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器官內在體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腸液、涕、淚等。津液同氣和血一樣,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津液由脾臟將水谷的精華運化而成,於脾臟生成的津液,在脾與肺、腎的作用下,以三焦為通絡送往身,並具有可滋潤身體各部位的功能。
津與液雖然同屬於水液,都來源於食物,有賴於脾和胃的運化功能而生成,但由於津和液在其性狀、功能及其分佈部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也有著一定的區別。一般地說,性質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分佈於體表面板、肌肉和孔子竅,並能滲注於血脈之中,起滋潤作用的稱為“津”;性質較稠厚,流動性小,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等組織,起濡養作用的稱為“液”。津和液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以津與液經常同時並稱。
《靈樞·決氣》:“何謂津?岐伯曰: ‘腠理髮洩,汗出溱溱,是謂津。’:何謂液?岐伯曰: '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面板潤澤,是謂液。'”可見,津液有滋潤和濡養的生理功能。被送往體表的津液可滋潤肌膚毛髮,流注於孔竅的津液,具有滋潤和保護眼、鼻、口等孔竅的作用;滲入於血脈的津液,具有充養和滑利血脈的作用,而且也是組成血液的基本物質;注入於內臟組織器官的津液,則具有濡養和滋潤各臟腑組織器官的作用;關節內的骨髓也含有津液,使關節能夠靈活運動,並滋潤骨髓與腦髓。
如果津液和諧地流通於身體的各個部分,讓體內各器官之間可以順暢地運作和活動,那麼這個時候人體就是健康的;如果津液失去和諧,則會產生一些問題。津液失去和諧,一般表現為津液不足和痰溼兩種情況。
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是由營養不良、不衛生的飲食、脾胃的異常、津液的過量消耗與排出等原因造成的,熱邪的入侵也會對津液造成一定的損傷。津液不足的症狀表現有:口腔、咽喉及鼻腔的乾燥、肌膚鬆弛、毛髮失去光澤、便祕等。
痰溼:津液滯塞大多是因為負責將津液送往身體各處的肺與脾功能失調所引起。過剩的津液—“溼”便在體內氾濫。溼會吸收體內的熱量,而造成身體寒冷,當溼囤積後便成為痰。痰具有停滯於固定部位的性質,因此會讓氣與血的流動更加困難。當痰溼發生時,會引起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心悸氣短、風溼痛、關節炎、全身水腫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