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紅花,在張仲景的時代叫做紅藍花,比如《金匱要略》紅藍花酒,單用紅花用於婦科血瘀證。

紅花作為活血祛瘀常用藥,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是通經,一個是止痛。所以,廣泛應用於瘀血引起的月經不調、瘀血疼痛。“女子以血為本”,紅花常用於各類婦科疾病,包括一些婦科疑難雜病。

還有一種中藥,叫藏紅花,也叫西紅花、番紅花,和紅花不是一種藥,植物不同,用藥部位也不一樣。但二者功效近似,我們下次再說說它們之間的不同。

一、婦科傳統功效與應用

1、血瘀痛經、閉經、月經不調

紅花擅長通經,常用於因血瘀所致痛經、閉經。單用即可奏效,如《金匱要略》中的紅藍花酒,張仲景說,用於“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意思是中醫認為,女性經期、產期過後,血氣虧虛,正氣虛則容易招致外邪入侵,風氣和血氣相搏,形成了血瘀。血瘀,導致了腹中刺痛、痛經、閉經。

為增強效果,也常與其他理氣活血藥同用,如《醫林改錯》膈下逐瘀湯,《醫宗金鑑》桃紅四物湯等,均與桃仁、當歸等同用,用於血瘀或者血虛兼有瘀血的月經不調、痛經。

尤其桃仁與紅花,是活血藥常見對藥,一起使用起到相輔相成,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膈下逐瘀湯、桃紅四物湯以及《中國藥典》婦科通經丸,除了可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痛經、閉經,還可以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延期、月經過少、經期錯亂不定期等月經不調證。

2、產後血瘀腹痛、惡露不下等產後病

產後臟腑虛弱,如果起居不慎,風寒乘虛而入,容易受寒而形成血瘀之證,血瘀不通,不通則痛,所以產後也常有腹痛或者惡露不下的情況。惡露不下就是胎盤娩出後,胞宮內的餘血濁液留滯不下,持續20天以上仍淋漓不淨,同時還伴有小腹痛,多是由於血瘀所致。

紅花也是產後血瘀證的常用藥,如《濟生拔萃》紅花散,以紅花配荷葉、蒲黃、當歸、牡丹皮等同用。

現代有產婦安膠囊(紅花、桃仁、當歸、益母草、川芎、乾薑、甘草),用於產後42天以後惡露淋漓不盡,或不規則子宮出血,效果顯著且無明顯毒副作用,且可用於哺乳期[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1):26]。

同時產後血瘀氣逆,還會擾亂心神,導致頭昏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滿悶,噁心嘔吐,痰湧氣急,心煩不安,甚至暈厥等情況,稱之為產後血暈。紅花活血力強,可用於此類病症,外用煮湯燻蒸即可取效。

3、經行吐衄

經行吐衄是指經血隨衝脈之氣上逆,導致吐血、流鼻血的情況,以青春期少女多見,也可見於育齡期婦女,相當於西醫的“代償性月經”。中醫的病因,多是由於肝鬱化火,導致血熱妄行,或者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損傷血絡所致。

可用《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以紅花配伍桃仁、牛膝、枳殼、當歸等。

4、腹中包塊

腹中包塊,在中醫中有專有名詞,叫做癥瘕積聚(癥,音:徵;瘕,音:假),其實就是指腹中有形的、無形的,痛有定處的,或痛無定處的幾種腹內積塊的總稱,多因長期情志抑鬱,或者飲食所傷,使得臟腑功能失調,導致腹中瘀血內停,引起各種包塊。涵蓋了各種婦科良性腫瘤,是婦科常見病、疑難病症。

臨床常與力道峻猛的中藥比如大黃、虻蟲等配伍,如《宣明論方》大紅花丸。《中國藥典》化癥回生丹,以紅花配蘇木、桃仁、乳香、沒藥等,可破血散瘀化積、化包塊。

#守護她健康#

5、回乳

明代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提到,女性的乳汁,是衝任氣血所化,下行為經水,上行為乳汁。因此,可以採用活血通經、引血下行的方法以回乳。

如《濟陰綱目》免懷散,用紅花、赤芍、當歸尾、川牛膝等同用,用於回乳或漏乳日久不止。

二、婦科方面的現代藥理作用

1、紅花水煎劑對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對妊娠動物的作用尤為明顯,大劑量可使子宮收縮達到痙攣的程度。

#哆咖醫生超能團#

三、不適用的情況及使用注意

1、孕婦忌用。

2、有出血傾向者,月經過多者不宜用。

3、血虛且無血瘀者忌用。

4、部分患者可出現過敏反應,如皮疹瘙癢,浮腫,腹痛,呼吸不暢,尿少眼結膜充血,喉頭水腫,四肢抽搐,心跳加快等。輕者停藥緩解,重者請及時就醫治療。

四、如何鑑別紅花

紅花放入清水中,溶液會變成金黃色(或橙黃色),但紅花不會褪色。

偽品水溶液渾濁,呈棕紅色,杯底有沉澱物,花的顏色會褪色。

紅花的作用不僅只能用於婦科疾病,它的活血作用,在心痛症、跌打損傷、頭痛頭暈、中風、五官科疾病以及面板病方面有血瘀情況的都可用,下次我們再說說紅花的其他作用。以及談一談紅花與藏紅花的區別。

參考資料

《圖經本草》《金匱要略》《醫林改錯》《中國藥典》《中華臨床中藥學》《張廷模臨床中藥學講稿》

文中涉及處方、用法,按平臺要求規定,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其它用途,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需就診,請到正規醫院專業醫生處辨證論治。有問題歡迎留言。

如您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每天學一味中藥”系列文章每日更新一種中藥,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需要的朋友看一看!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膽囊炎早就拉響了“警報”,只是你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