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體的太陽系統是人體最表層的防禦系統,人體的元氣從內向外宣發讓人體保持“正壓”以抵禦外界邪氣不進入人體。簡單歸納起來,循行流動在人體的基本能量物質有氣,水、津和血大致四種。循行在太陽表系統這四種能量物質來源於身體內部供應,是太陽系統與其他五大系統的協同工作的結果。其中,“氣”主要起到宣散、溫暖和保護人體的作用,是人體生理活動的直接能量物質;水作為人體的主要載體起到滋潤人體和保持人體生態平衡的作用;血起到滋養人體,提供營養物質和進行生化代謝的作用;津起到潤滑、調節人體激素、陰陽平衡的作用。氣來源於腎的生髮,脾胃通過飲食的補益,肺的呼吸和宣發;水液主要來源於腎和膀胱的排程汽化;津液主要來源脾胃的運化,血液主要來源於肝的運藏生髮和排程。實際上,氣、津、血、水四種基礎能量物質的化生和執行並非是由人體某個單一的系統或者幾個系統化生,人體的五臟六腑和經絡系統全部都參與了氣、水、津、血的製造和運化,而且,這幾種能量物質是持續相互轉化和相互依存的,上面的分為四類提法只是為了說明方便而進行的劃分。

當外邪入侵到人體的太陽系統,如果太陽表系統有足夠的抵抗能力,邪氣影響太陽系統的宣發會化熱。內熱傳遞到陽明系統會導致陽明燥熱令陽明系統肅降失常,傳遞到少陽會導致人體的陽氣生髮和調節出現異常。太陰系統主管人體的津液的化生,人體的脾胃是一對陰陽關係。胃屬陽,主管食物的消磨,脾屬太陰,負責調動運化人體的津液上承於胃,幫助胃實現消化食物的功能。太陽系統受邪化熱也會傳遞到脾,這時會過分消耗津液的化生,應採用滋補津液的方法。第99篇提到的白虎湯既可以起來潤燥陽明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補充太陰脾津液的作用。

如果人體的太陽系統抵抗力不足,寒邪突破太陽系統的防線可以直接令太陰脾系統受邪;另外,直接飲用過冷的食物和飲料也可以導致太陰脾系統直接受邪。寒邪會抑制脾陽的運化,導致人體運化水液和化生津液的能力削弱。通常寒邪會導致腹瀉拉稀,出現典型的脾胃虛寒,運化無力而胃口差。另外一種情況是現代社會常見的脾寒胃熱,因為太陰脾陽虛,運化人體水液和化生津液的能力很差,所以脾不能提供足夠的津液上承給陽明胃,胃裡反而出現燥熱、口渴、善飢餓等症狀,常見於很多體型較胖和糖尿病患者。

理中丸又稱人蔘丸,湯劑稱作理中湯或者人蔘湯。在《傷寒論》中直接論述的機理不多,但間接論述的地方並不少。

在《傷寒論》霍亂篇第386條提出,如果是寒邪入侵腸胃導致的腹瀉、頭痛發熱,“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理中丸的組方是:人蔘、乾薑、炙甘草、白朮各三兩。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蔘,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術,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理中丸服用的方法比較特別:先將四味藥搗碎用蜂蜜調和成丸,然後用開水融化丸藥,連湯帶藥渣溫服,吃到肚子發熱為止。吃理中湯肚子要熱,熱是提示脾陽之氣恢復了。如果腹中還沒熱,說明藥輕病重,“益至三四丸”,以肚子發熱為準。加減法中,“腹滿者,去術,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就是說吃完藥以後不僅要喝熱粥,還要蓋上被子,使水谷之氣來輔助胃陽,祛除寒邪。

第396條提到: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人體口裡面經常有口水“喜唾”是脾胃虛弱不能制約津液導致,兼有胸中有寒用理中湯來處理。

理中湯中的四味藥中:乾薑是用來溫暖太陰脾的主要藥物,可以溫暖脾陽調動太陰主管的津液運化和化生;白朮起到健脾和加強人體對水液的調動和控制能力,以增強脾胃的“彈性”和“包容”能力;炙甘草有“定位”中焦的含義,同時也可以起到滋養脾津的作用;人蔘用來補充上焦的氣和津,因為脾陽虛經常會導致中焦對上焦的供應不足。

《傷寒論》有關理中湯的變化使用地方還有好幾處:

第163條說:“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蔘湯主之。桂枝人蔘湯方:桂枝四兩、去皮,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蔘三兩,乾薑三兩,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這一條講述太陰虛寒兼太陽表邪不解的證治。仲景先生在《傷寒論》中反覆提到,當外邪在太陽表系統與正氣鬥爭時,過早的使用的下法很容易造成引外邪入內。這裡的“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很容易導致表不解發燒,而同時腸胃虛寒,出現了“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的情況。這裡的“心下痞硬”是錯誤使用下法導致的寒痞,與110篇講的瀉心湯的熱痞不同,治法採用了表裡兩解之法。桂枝人蔘湯實際就是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了一味桂枝,用理中湯來溫暖太陰恢復脾陽的運化,用桂枝來解表祛太陽之表邪。

在煎藥上仲景特別提示:“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先煮四味”就是先煮理中湯的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然後桂枝後下,再煮,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白天吃兩次,晚上吃一次。仲景在《傷寒論》中有關煎藥有很多類似的提醒,桂枝後下而不和理中湯同時煎,目的是為了使桂枝在這些藥中有一個越出於表以解表邪的作用。桂枝後下進去以後煮的時間較短,就不會受到人蔘、甘草的滋膩的影響,保留較強的解表作用。桂枝的氣味辛溫發散,久煮也會令藥性提前發散出去。我們經常在遇到氣味輕浮、宣發宣散的藥物時一般都採取後下和短時間煎藥的方法。

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這條條文的意思是:如果下利得很厲害而且“不渴”,則“屬太陰”,是因為中焦太陰脾過於陰寒導致。中焦陰寒通常就會在腸胃積水,所以會出現不渴。如果“下利而渴”,通常是下焦腎陽腎氣不足不能調動水液化生津液所以口渴。

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上附子就是附子理中丸,屬於“四逆輩”之列。當人體的太陰過於虛寒,或者已經影響到少陰也虛寒,乾薑不足以溫暖太陰脾,可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上附子。

現代人常見少陰和太陰虛寒,附子理中湯具有非常廣泛的使用領域:

肥胖。肥胖多因於太陰脾陽虛,不能調動人體水液,水液逐步滯留在身體內導致肥胖。以附子理中湯作為基礎方加茯苓運化太陰利水,可達到減肥的效果。如溼熱積聚可酌情加茵陳,伴有陽明溼熱可加黃連等。

瘦弱。瘦弱多由於脾陰脾陽兩虛而不能有效吸收營養物質並將足夠的水分留在身體內。可使用附子理中湯作為基礎方,重用白朮加強脾土的“吸水和存水”能力,與肥胖不同,不能採用利水之藥,可根據體質酌情加天花粉、石膏、黃精等養陰生津的藥物。對於脾陽、脾陰雙雙虧虛的情況,仲景經常使用乾薑加天花粉的組合。

糖尿病。從中醫的角度看,糖尿病並非身體多糖,而是脾虛導致糖元不能被有效存貯在肌肉臟腑中。以附子理中湯作為基礎方,可根據病人體質和狀態酌情加茯苓、天花粉等。太陰少陰精氣不足可加山藥、芡實等藥物。

腸胃虛寒。腸胃虛寒者採用附子理中湯見效很快,可快速改善腸胃虛寒。現代常見腸胃虛寒為主,但又因虛而化熱化溼的現象,可“反佐”黃連、黃芩等藥。通常即使腸胃純寒證,加少量黃連效果會更好,黃連可起到“厚腸胃”,增強脾胃的儲存能力和降陽明的效果。

尿頻或夜尿。現在的大部分尿頻和夜尿是由於腎陽虛不能很好汽化水液導致,腎陽虛下焦氣不足,很容易導致膀胱收縮無力缺乏彈性,儲存尿液的能力和容量不足,晚上出現夜尿,小朋友出現尿床等。附子理中丸可有效改善脾腎陽氣,增強脾腎對水液的處理能力和“彈性容量”。

心陽虛或心氣虛。附子理中湯可有效補充中焦和上焦的陽氣,對很多因心陽不足的慢性虛損型心臟病,心氣不足、甚至輕微抑鬱症有改善和調節作用。

舉一反三的使用和利用附子理中湯的機理,可用來解決很多疑難雜症。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先別一窩蜂的踏入網際網路醫療 看看開啟網際網路醫院的正確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