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再分享一例水溼病的診治。

患者 女性 48歲 漢族 四川成都人 主訴:怕風怕冷30年,加重5年。30年前開始怕風怕冷,潮熱出汗,腰背困痛,一身乏力,關節疼痛,見風加重,伴咳嗽、胃脹,大便粘膩,眼乾、口乾、口渴。近5年上述症狀加重,並出現下肢沉重。胖大舌,滑脈。

症候分析:怕風者實為易出汗,毛孔處於開合狀態,風吹時水分蒸發帶走熱量,故出現“冷"感;下肢沉重,握拳時手緊繃提示存在水腫;更年期女性腳涼、膝涼、腰涼提示陽氣漸虛陰邪(溼邪)內生,絕經將至,水代謝紊亂,皮下組織存在水腫。出汗提示衛氣不固即存在氣虛。潮熱提示體內有熱陰虛或氣血不足,即留水能力差,口苦口乾也提示體內有熱。關節因寒涼,寒主凝滯,毛細血管收縮,不通則痛,故出現關節疼痛。

中醫診斷:氣陰兩虛:外感溼邪+水溼內停。治療原則:補氣血+去水溼(外溼+內溼)。推薦方:玉屏風合三仁東加減。①黃芪、白朮補氣(止汗);②酒山萸肉、五味子斂汗;③茯苓白朮利水(去外溼,可加蒼朮);④陳皮、半夏化痰,半夏、厚朴去腸道之溼;通草、薏苡仁、淡竹葉(三仁湯成員)除下肢之溼;⑤雞血藤、川芎補血;細辛治肺上水飲(水腫咳嗽)。經治療了三個月,現在基本康復。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它是女人無法避免的“一道坎”,怎麼做才能舒服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