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身體會出現一些矛盾的症狀,有部分女性患者跟嘉文醫生反映自己痛經很嚴重,大夏天還要用暖水袋;雙腳常年冰涼,到了冬天更甚;平時吃點偏涼的食物,又容易拉肚子。在這些症狀下,想要給自己補一補,但是稍微補一補,火氣就會呼呼地往上冒,口腔潰瘍、咽喉痛、痘痘、失眠等問題都通通找上門來。在這時候,又不得不使用清熱降火的藥物,讓自己舒服一點。
這種見到上火的症狀,就開始使用清熱降火的藥物,而見到下寒的症狀,就開始盲目使用溫補藥,這樣導致的結果,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
以上所提及的症狀都是我們中醫經常說的“上熱下寒”體質。
今天嘉文醫生跟大家科普一下,“上熱下寒”這種矛盾體質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在中醫領域裡,其實上熱下寒很常見,誘發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種。1. 督脈上下不通。中醫認為督脈經過腰,如果上下不通,會導致上面的熱氣下不去,下面的陰液上不來,從而出現上熱下寒。因為督脈不通而上熱下寒的人腰都不太好,多數有腰肌勞損或者腰椎間盤突出。
2. 脾胃有積滯。因為脾胃一旦有積滯,堵住了氣機迴圈的通道(中焦),使氣機無法正常運轉,和上面的“督脈不通”有共同之處,從而出現上熱下寒的症狀。
3. 心腎不交。中醫認為,心主火,位居人體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陽;腎主水,位居人體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一旦水火不濟,體內氣血陰陽就無法迴圈正常,陰陽就顛倒了。
上熱下寒不會莫名其妙的“煩”著你,以下4件事就是“罪魁禍首”!你一定做過~1. 懶得運動。現在的上班族最最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愛運動,喜歡葛優躺。這樣是很舒服沒錯,但是也容易導致體內氣血不通,身體淤堵,容易形成上熱下寒。
2. 飲食不當。煎炸辛辣食品食用過多容易導致上熱;而冰激凌,冰飲料,冰西瓜以及深受減肥人士喜愛的沙拉等這類飲食都容易使脾胃受寒。
3. 經常熬夜。很多人有熬夜的習慣,長時間熬夜就會讓自己的睡眠不足,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就不能夠讓身體的器官都得到休息以及恢復,容易讓自己的內分泌出現問題,使得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津液不足而出現上火。
4. 女性愛穿痛經裝。所謂痛經裝就是穿露肚臍、露腰或者露背等單薄的衣服,這種打扮會讓寒氣更容易侵入。
關於“上熱下寒”如何調理,大家一定要記好~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調理好脾胃,打通淤堵才是硬道理。
食療推薦:《七寶粥》
準備:茯苓、紅豆、薏米、黑豆、綠豆、桂圓、紅棗,適量粳米熬粥喝。
功效:茯苓、紅豆、薏米的組合,利水滲溼,強健脾胃的效果更好。佐以溫性的桂圓和紅棗,更有利於溼氣的升騰,性質也更平和,久服無弊。腎與脾互相資助,所以健脾的同時用黑豆來增強腎氣。用綠豆來加強排毒,同時對溼氣導致的痘痘有改善作用。
“千古名方”——《柴胡桂枝幹薑湯》
如果上熱下寒症狀偏嚴重者,建議用“千古名方”——《柴胡桂枝幹薑湯》調理。但是不同的人,上面的熱和下面的寒比例是不一樣的,所以嘉文醫生無法給出一個適合所有人的藥方用量,具體用法用量建議找專業中醫師面診。
日常養成一些小習慣也是改善上熱下寒的好辦法。1. 每晚用花椒、生薑、艾草等性溫的草藥泡腳。泡完腳,再按摩一下腳底的“湧泉穴”,大約5分鐘左右的時間,這樣引火下行的效果會更好。
2. 每週堅持運動3-5天。適度的活動,可以幫助活絡氣血,加速身體新陳代謝速率,使氣脈更通暢。但是運動一定不要過度,以不疲勞,可長久堅持為好。
3. 注意起居飲食。早睡早起,少熬夜。少吃極熱或極寒食物,儘量選擇屬性溫和的食物。
最後,想必上熱下寒這種體質肯定困擾著許多人,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不僅要知曉原因,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去調理,堅持去調理,若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那效果必然微乎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