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遍佈我們全身,組成了我們體內的"運輸網"。
無論是營養物質和氧氣的供給,還是代謝垃圾、毒素的排洩,都需要以血液為載體,經血管運輸。
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高血壓是指血管內壓力超過了標準水平,臨床上以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臨界值,標準環境下,非同日連續三次超過這個值,就可被診斷為高血壓。
由夏至秋,氣溫逐漸降低,受此影響,血管更加緊縮,管腔變窄,所以秋季往往是高血壓最常發生的季節。
專家忠告:秋季"控"血壓,謹記:少吃3食,勤做3事少吃3食
1、高鹽食物
食鹽是家家戶戶都離不了的調味品,也為人體供給了充足的鈉離子。
在體內,鈉離子起著助消化、維持滲透壓的重要作用。
但食鹽攝入過量,鈉離子大量進入人體,會導致細胞滲透壓被破壞,從而造成細胞水腫、平滑肌腫大、血管管腔變窄,引起血壓升高。
世衛組織的建議是,每人日均的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g以下,但大多數人的食鹽攝入量在11g左右,這對血壓而言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
建議:減少醃製品、加工豆製品、蜜餞類食物等高鹽食物的食用。
2、高油食物
進入秋季,不少人會打著"貼秋膘"的旗號,大量的吃油膩食物,如:肥肉、奶油、動物內臟等,以滿足"口腹之慾"。
雖然高油食物能給食慾極大的滿足,脂肪本身也是人體所需營養物質,但還要考慮到,吃太多,血管會不堪重負。
大量攝入脂肪,來不及被消耗、代謝的脂肪會轉化成體脂儲存,這會造成血管外部壓力增大,從而升高血壓。
此外,脂肪攝入過多,血液中的脂質也會隨之增加,長期這樣,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流阻力增大,進而使血壓升高。
3、酒類
酒類有"血管擴張劑"一稱,乍一聽,血管擴張,好像對高血壓有緩解作用,實則不然。
飲酒會使人興奮,交感神經高度興奮的時候,身體會分泌更多的腎上腺激素,這會加速心臟泵血,使血容量增加。
此時,由於血管受酒精刺激而發生擴張,血壓一般不會大幅度升高,但酒精的作用消散之後,血管回縮,血壓會有較大幅度的上升。
事實上,飲酒造成的血壓升高一般發生在次日。
勤做3事
1、運動
經常運動,身體的新陳代謝更快,消耗體脂的同時,血管內的脂質也能得到更好的消耗或排出。
這能減少血液中的脂質,減低血流阻力,對血壓有很好的穩定作用。
此外,經常運動還能提升我們的血管彈性,增強血管對血液壓力的容量差值,對血壓有很好的穩定作用,還能起到降低併發症發病風險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本身血壓較高的人,不建議劇烈運動,可以選擇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騎車等。
2、喝水
多喝水可以及時補充身體,保證體液量充足,對血液迴圈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心情愉悅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愉悅的心情對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
人體處於焦躁、憤怒等情緒下,腎上腺激素會分泌過盛,從而使心臟泵血增加,血壓上升。
這也是人在生氣時會感覺心跳加快,面紅耳赤的原因。
小知識:
不同人群降壓目標值有所差異,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情況下,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特殊人群有一定差異,如:
65歲以上人群,應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伴有其他疾病的人群,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參考文獻:
[1].生活方式的改變對高血壓的防治.醫學週刊;2020.5
[2].談原發性高血壓發病誘因和防治新觀點(附帶50例病例分析).醫學報表;20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