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薤白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根蒜或薤的鱗莖。《本經》稱為薤,因入藥用其根白,故名薤白。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以江蘇、浙江產者為佳。常於5月採挖,洗淨晒乾。生用入藥。

一、薤白的功效:

薤白味辛、苦,溫。歸心、肺、胃、大腸經。功效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常用於胸痺心痛,脘腹痞滿,瀉痢後重等證的治療。

名家名著摘要:

《本經》:“主治金創、創敗,輕身、不譏,耐老。”

《別錄》:“溫中,散結氣。”

《日華子本草》:“煮食,耐寒,調中,止久痢冷瀉。”

《本草綱目》:“治少陰病厥逆洩痢及胸痺刺痛,下氣散血。”

《長沙藥解》:“其諸主治,斷洩痢,除帶下,安胎妊,散瘡瘍,療金瘡,下骨鯁,止氣痛,消咽腫,緣其條達凝鬱故也。”

《本草備要》:“調中助陽,散血生肌,洩下焦大腸氣滯。治洩痢下重,胸痺刺痛,肺氣喘急,安胎利產,塗湯火傷。”

二、薤白的配伍應用:

1.用於寒痰濁飲凝滯胸中,胸陽不振所致的胸悶作痛,或喘息咳唾,或胸痺等證。薤白辛開行滯,溫通散結,尤善治寒凝胸痺之證。《金匱要略》中治胸痺心痛,有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枳實薤白桂枝湯三方,皆用薤白破壅降逆、散結化痰,當重點掌握。若胸痺證兼見血瘀阻滯者,可於前方基礎上,再酌情配伍紅花、丹蔘、赤芍等活血祛瘀之藥,則療效更佳。

2.用於胃寒氣滯,瀉痢後重等證。薤白有行氣導滯之功,常配伍柴胡、白芍、枳實等同用。《傷寒論》四逆散治少陰病、四逆之證,方後言若洩利下重者,加薤白三升,用其行滯而升陷。

黃元御言:“肺病則逆,濁氣不降,故胸膈痺塞;腸病則陷,清氣不升,故肛門重墜。薤白,辛溫通暢,善散壅滯,辛金不至上壅,故痺者下達而變沖和,庚金不至下滯,故重者上達而化輕清。”

《用藥心法》:“治洩痢下重,下焦氣滯,洩滯氣。”

三、薤白的用法用量:

薤白常入煎劑,少入丸散。入煎劑常用量幾克至十餘克。

汪昂言:“葉似韭而中空,根如蒜。取白用。”

四、薤白的應用注意:

薤白行滯溫通,故氣虛無滯者,及胃弱納呆、不耐蒜味者,均不宜用。

~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堅持十年“好”習慣,竟然導致夫妻雙雙換膝手術,亂養生太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