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處暑過後,廣東仍舊炎熱。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釗說,“處暑寒來”,暑氣漸退,秋意漸顯,正是“爭秋奪暑”之時。但嶺南天氣還沒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甚至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秋老虎,毒如虎”之意。

但細心的老廣們也會發現,白天酷熱,夜間涼爽,秋燥也越來越明顯,故處暑養生重點在於養陰護陽。

暑氣餘熱護脾陽

早臥早起,適當延長睡眠時間

處暑節氣,依照自然界的規則,陰氣外顯、陽氣斂藏。因此人體的陽氣也隨自然之力而內收貯存。正是因為陽氣的潛藏,人體常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的“秋乏”。所以要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將夏季的“夜臥早起”的習慣改為秋季的“早臥早起”,爭取晚上亥時至子時間入睡,即晚上9點到11點,儘量避免遲於子時睡覺。

切勿因暑貪涼,生寒傷脾陽

林嬿釗建議,夜眠時注意控制空調的溫度和風扇的風力,此時夜間漸涼,可儘量不開空調或風扇。

晚上睡覺,腹部蓋薄被,以防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勿再“因暑貪涼”,脾臟喜溫而惡寒,喜燥而惡溼,生冷生溼,生寒肯定會傷脾陽。

秋燥時節養肺陰

秋季燥邪當令,處暑以溫燥為主,人們容易出現眼睛乾澀、口鼻乾燥、咽乾嗓痛、口渴心煩等症狀。

林嬿釗指出,燥易傷陰傷肺,需適當補充水分。當然,在秋季喝水也有講究,以少量頻次,甜鹹搭配為宜,因為在飲用水中加入少量鹽可減少體內水分流失,而淡糖水或蜂蜜水有潤肺養陰的作用,“朝朝鹽水,晚晚蜜糖”可謂秋季的飲水養生之道。

以上是秋季總的飲食原則,由於嶺南地區的處暑節氣仍雷雨較多,溼氣未散,因此這個節氣的養陰不宜滋膩太過,潤燥時可適當佐以辛潤之品,如蘿蔔豬骨湯、銀耳杏仁湯等都是適用於本節氣的調養膳食。

推薦食療方

銀耳杏仁湯水

材料:銀耳25克、甜杏仁50克、冰糖少許

做法:

1.銀耳用溫水泡發,去蒂洗淨,掰成小朵;甜杏仁去衣;2.砂鍋加入清水適量,用旺火燒沸,放入銀耳、甜杏仁,轉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冰糖,再燉煮半小時即成。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養生第二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