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三焦,歷代醫家莫衷一是,未形成定論。以下一家之言:

首先,三焦作為腑當具備腑的特性,即瀉而不藏,內經謂之器,又謂之水道。則三焦所行者當為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物。少陽性暑(源於少陰之藏者),蒸騰精微,正如漚狀,清者上升如霧,濁者下行如水而膀胱蓄之。

其次,衛出下焦(化水)營出中焦(化谷),營衛之氣皆人身日用者。又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毫毛腠理其應也。毫毛腠理太陽之位,則太陰之溼必籍少陽之路以出太陽,少陰之熱必籍少陽以出太陽,厥陰之風以行少陽之暑助陽明之燥。故仲景少陽病曰陽去入陰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曰血弱氣盡曰口苦咽乾目眩。

再次,三焦之位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則上焦所布為中下二焦蒸化之氣,中下焦承胃小腸大腸之外以受精微,上焦居二焦之前方而上行,其位最廣。

最後,三焦之病多見水停、火鬱相繼或相加,其治療大法當去其阻遏,展布氣機。孫思邈說:夫三焦者,一名三關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亂,下焦名走哺。皆據其病機而言。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幫你面板做減法,讓你面板像開了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