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上說「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溼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
白露節氣晝夜溫差大,早晚涼風習習,加上秋燥愈盛,更需要注意養生。
防秋燥“燥”是秋天的主氣,天氣乾燥,失水滋潤,人的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乾燥”的情況:嘴巴幹、鼻子幹、面板幹、咳咳咳、便便乾等等。宜多喝溫開水,以保持肺臟和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平時可以吃點滋潤的食物,如玉竹、雪梨、銀耳、蓮藕、杏仁、百合、甘蔗、芋頭、蘿蔔等等,不宜貪食生冷、瓜果等。
白露時節,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如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
沙蔘枸杞粥
材料:沙蔘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先將沙蔘煎汁去渣,後以藥汁與枸杞、粳米同入沙鍋,再加水適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玫瑰花、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
滋陰潤燥、養血明目。
人蔘百合粥
材料:人蔘3克,百合1~2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
先將人蔘研末;百合剝皮去須,洗淨切碎;後共與粳米同入沙鍋,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
益氣滋陰、潤肺安神。
解秋乏經過一個夏天的透支消耗,人容易渾身乏力,總想睡覺,無精打采,出現一系列“秋乏”的不爽。
在白露時節,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作息習慣,少熬夜,早睡早起,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適量吃點紅棗、枸杞、山藥、阿膠等食物,養好氣血,有助於幫身體充電。
小心寒溼
白露氣溫漸漸降低,此時不宜再露肚臍、露腳踝了,需要穿好襪子,注意防寒。清晨和傍晚要帶上一件薄外套,護好腹部、腳部和肩膀等關鍵部位。
白露時節,感冒、過敏性鼻炎、咽炎、秋季腹瀉等等都容易找上門,因此要適當地增加一些耐寒訓練,比如慢跑。
白露後,警惕血壓“悄悄鬧情緒”白露”過後,晝夜溫差加大,冷暖變化極不規律,易導致面板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血壓升高。
因此高血壓人士應隨時關注血壓,避免情緒激動或過度勞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血壓情況適當調整藥物,避免血壓波動過大而導致發生心血管意外。另外,平時要多喝水,每天保持大便通暢。
在中醫看來,高血壓病因錯綜複雜,多因飲食勞倦、內傷情志、肥胖或遺傳等因素,導致人的五臟陰陽失調,水飲內停、日久成瘀、瘀結所致。只要從排毒和改變體質兩方面釜底抽薪,血壓自然會日趨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