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素體脾胃虛弱、中氣不足之人,病邪更易趁虛而入。因此,不僅清熱解暑類的食品不能一下子全部退出餐桌,健脾食物也同樣仍需在人們的食譜中佔據一席之地。而山藥作為藥食兩用植物之一,既可作為慢性病的食療佳品,也可作為保健品食用,是養生藥膳常用的一味原料。
山藥的本草記載
山藥,又名薯蕷、諸署、山芋、玉延等,《神農本草經》首載其名,並謂其味甘,性溫,可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令耳目聰明,能輕身不飢、延年。著名醫家李東垣更評價其“涼而能補,亦治面板乾燥,此物潤之”。
《儒門事親》記載,手足凍瘡亦可用“山藥一截,磨泥敷之”。近代醫家張錫純善用並喜用山藥,是運用山藥的大師,提出“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溼,能潤滑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且其含蛋白質最多,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
《中華本草》記載,山藥可補脾、養肺、固腎、益精,主治脾虛洩瀉、食少浮腫、肺虛咳喘、消渴、遺精、帶下、腎虛尿頻,外用可治癰腫、瘰癧,功效較多。
山藥廣泛分佈於中國各地,品種眾多。現代一般認為以河南焦作境內(古懷慶府)之山藥入藥較佳,為道地藥材,習稱“懷山藥”。
而食用價值更高的“小白嘴山藥”是山藥中的另一個優良品種。小,言其產量雖小但營養價值更高;白,指其表皮較白肉質如玉,皮易剝離;嘴,是說這種山藥末端如嬰兒嘴巴。“小白嘴山藥”主要種植於河北安國、安平等地,不僅美觀、口感好,營養價值也極其豐富,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相傳名門望族崔氏酷愛山藥,崔氏在漢唐時期出了二十餘位宰相,因此小白嘴山藥被讚譽為“宰相山藥”,《西廂記》中崔鶯鶯亦鍾愛美容養顏的小白嘴山藥。
山藥以其根莖入藥,為我們所熟知。而山藥葉腋間所生的腎形或卵圓形的珠芽即山藥豆,亦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中記載的零餘子即山藥豆,煮熟去皮食之,味甘,性溫,無毒,“勝於山藥,美於芋子”,能補虛損、強腰腳、益腎,食之不飢。我們日常吃的時候可以煮熟去皮,蘸糖食,風味較佳。
山藥的養生藥膳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與山藥有關的養生藥膳 :
山藥粥(《食鑑本草》):取懷山藥末100克左右,配米煮食。
主治 :脾虛洩瀉。證見大便時溏時瀉,反覆發作,食量少,進食後脘腹部脹悶不適,進食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加,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禁忌 :不適於炎性腹瀉、傷食腹瀉等。
珠玉二寶粥(《醫學衷中參西錄》):山藥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霜餅24克。
做法 :先將山藥、薏苡仁搗成粗渣,煮至爛熟,再將柿霜餅切碎,調入融化,隨意服之。
主治 :脾肺陰分虧損,證見飲食懶進,虛熱勞嗽等。
禁忌 :不適於炎性腹瀉、傷食腹瀉等。
山藥茶(《本草鉤沉》):每日以幹山藥12 ~ 18克煎水,代茶飲,長期服用。
主治 :消渴症(輕型糖尿病),證見口乾喜飲、善飢、小便渾濁等。
禁忌:內有溼熱實邪、血糖過高者不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