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養生是養生文化的重要內容,吃什麼和怎樣吃,是飲食養生的基本問題。 只有懂得怎樣吃對身體有利,才能找到長壽之路的入口。這一問題早在《黃帝內經》中得到答案。《內經》作為現存最早的中醫典籍,不僅認識到飲食是人體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並且發現飲食也影響著人體的健康,影響著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後。提出要想健康長壽應做到“飲食有節”、“謹和五味”、“寒熱適中”等平衡飲食的思想,同時提出病後食療原則及方法,對今人的健康保健仍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1 平衡飲食是健康的保證
《內經》指出:“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指出陰陽協調平衡是人體健康的根本。同時指出“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與五味均是維持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其中五味(即飲食)是維護陰陽平衡的必要條件,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基礎。對此,《內經》提出要想健康長壽應做到“謹和五味”、“飲食有節”、“寒熱適中”的飲食養生原則。
1.1 謹和五味——均衡營養,食材要雜
在臨床上,我們經常會被問到:“醫生,您看我適合吃什麼?哪些食物對我更好?” 我們看看《內經》是如何回答的。
食物種類要多——《內經》雲:“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養精氣。”強調要食以谷肉果菜等多種食物以培養正氣,維持或修復機體功能。這裡的“五”即指具體的五類谷、果、肉、菜,同時也是個虛數,強調食用的品種趆雜趆好,這樣才能給我們提供全面的營養元素。科學發現,如要維持機體健康,每週應攝入30種以上的不同食物,而在更長的時期內,還應做相應地調整,更換食物種類,種類越多、調和得越均衡越好。據此,我們不能因為防病和保健的需要,而限制自己不食或只進食某類食物或保健品。
五味不可偏嗜——在做到多種飲食的同時,也要做到酸、苦、甘、辛、鹹五味不可偏嗜。因“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又“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之常也; 氣增而夭,夭之由也。”指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對不同的臟腑起到補瀉作用,如酸味食物多對應肝,而辛味食物則對應肺等。當偏食某種或某幾種味道的食物時,可能會導致相應臟腑功能增強而發生病變,因此強調“謹和五味”,不可偏食某一類食物或味道。
1.2 飲食有節——定時定量,生活規律
我們大家每天都要吃飯,現在一提飲食原則,大家就能想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這句話。這句話是飲食養生的簡要概括,也體現了《內經》所提出的“飲食有節”原則,有節不但指的是三餐要定時,還要定量,均不可過飢或過飽。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飲食最先與脾胃接觸,如飲食不規律,容易損傷脾胃,影響氣血生化,進一步導致其他臟腑功能異常而發生病變。我們應“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才能保證“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因此,應做到飲食要有節制,吃飯時間要固定,不要過飢過飽,定時定量,生活規律,這樣才能保證脾胃的正常運化,氣血生化有源,正氣充足。
1.3 寒熱適中——熱無灼灼,寒無滄滄
除了“謹和五味”,對於食物的冷熱對身體的影響《內經》也做了具體的論述。如《靈樞·師傳篇》告誡人們“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所云:“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飲食過於寒熱輕則損傷口腔食道,甚則損傷脾胃,重則害於五臟六腑。其次提出在疾病狀態下,飲食寒溫也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如提出:“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指出在夏季或患熱性病者不宜服用熱性飲食,而在冬季或患有虛寒性疾病則不宜食用寒涼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