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李杲(東垣)對脾胃病的論述與後世所說脾胃病的概念不盡相同,他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從脾胃角度立論,對內傷病的致病因素、發病機理等都進行了深入細緻的闡發,給後人治療脾胃病開拓了新的途徑。茲就這兩方面內容總結敘述如下:

一、病因方面

李氏所處時代,正值中原戰亂時期,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造成了疾病的流行,他觀察到人們所患疾病,多由飢餓凍餒、過度的勞累或忿怒、悲、思、恐懼所致,並總結了腸胃內傷三因說。

①飲食不節——“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燃其面。《黃帝針經》雲:‘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故亦面病焉。”

②勞役過度——“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洩瀉。脾既病,則其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

李氏認為以上三點是引起脾胃內傷病的重要原因,從具體發病來看,單純地由某一種因素引起是比較少見的,而常常是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於人體的結果。誠如李氏所謂:“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肢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說明了精神因素在內傷病發病過程中起了先導的作用。

此外,他還指出身體素虧,更容易發病。譬如:“素有心氣不足,因飲食勞倦,致令心火乘脾”,亦會產生內傷病。

二、病理方面

李杲對於內傷病病理變化的闡述,主要有二:

①氣火失調——他認為元氣與陰火是相互制約的,若元氣充沛,陰火自然戢斂下降,而發揮正常的生理作用;反之,元氣不足,陰火就會亢盛而發生病變。這裡陰火實際上指的是“被代替的心火——胞絡之火”,這點與《內經》的說法不同,也只能解釋李杲病機的時候來說。李杲亦曾明確地提到這點,如“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胞)絡之火,元氣之賊也。”意思是:全身氣血不足時,心作為君主之官,還要統領全域性,但是力量不夠,這時兩腎之間的胞絡之火便沿心繫上行,代君行令,所謂“不在其位便為邪氣”,所以稱之為賊也,現代醫家多直接概括為“虛火”。此火在水溼過盛之時,不僅不滅,反而更盛。由於飲食不節,勞役過度或神志不寧等因素損傷脾胃,而致元氣不足,溼濁下流,陰火因之上乘而為病,出現“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面板不任風寒而生寒熱”等內傷熱中的病變。

②升降失常——升降是人體氣化功能的重要表現形式,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九竅的功能,無一不是在精氣升降出入的運動之中發揮的。由於脾胃是升降運動的樞紐,對於維持臟腑正常功能活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若脾胃氣虛,升降失常,則臟腑四肢九竅的生理功能受到破壞,各種病症都能發生。如“脾胃既為陰火所乘,谷氣閉塞而下流,即清氣不升,九竅為之不利,胃之一腑病,則十二經元氣皆不足也。氣少則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則血虧,故筋、骨、皮、肉、血、脈皆羽,是氣血俱贏弱矣。”故升降失常,是內傷病病機之一。他還特意提出了“肺之脾胃虛”及“腎之脾胃虛”,並加以闡發。

肺之脾胃虛,是脾胃虛損,不能滋養肺氣的一種病變,即所謂“土不生金”。臨證所見除“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等脾虛症狀外,亦可出現“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等有關肺臟的病症。李杲認為這是由於“陽氣不伸”所致,因此當補脾胃而升清陽,方用昇陽益胃湯。

腎之脾胃虛,是指脾胃虛損,寒邪上侮的一種病變。多因脾病調治失宜,或誤用下法所致。往往出現“上熱如火,下寒如冰,頭作陣痛,目中流火,視物䀮䀮,耳鳴耳聾”等症。亦可見“惡風寒,喜日陽,前陰冷,起居艱難,大小便不調,膝下筋急,肩胛大痛”。李氏將其病機概括為“寒水來複火土之仇”,即所謂“腎邪上凌,虛陽外越”。治宜溫腎回陽,方用沉香溫胃丸或神聖復氣湯。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慢性腎炎”的治療重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