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春夏秋冬是自然界四時氣候的正常變化,又是陰陽升降、寒暑更迭的徵象。人生在天地之間,一切生命活動均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無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日月運動、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人們如果能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變化規律,使生命的節奏隨著四時氣候變化進行調整,就能延年益壽,否則就會生病或夭折。這種人與自然的相通、相應關係,就是“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思想。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以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春夏之季,陽氣盛長,萬物開始生長茂盛,人體要應春夏季節變化,注意調養、保養自身的陽氣;秋冬之時,陽氣閉藏,萬物收藏,人體要順應陽氣收斂、陰氣盛長的特點,注意保養、調養自身的陰氣,使自己陰氣、陰精充足,更多地積蓄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中醫學認為,自然界萬物的生長規律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的生理也離不開這個規律。因此,按照春夏秋冬四時變化調養人體的陰陽氣血是養生的根本法則。

◆春季養陽,重在養“生"春為四時之首,永珍更新之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故春季養生在精神、飲食、起居、運動等方面,都應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顧護陽氣,注重一個“生”字。以起居調養為例,要求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使精神情志隨著春天生髮之氣而舒暢愉快。當今人崇尚“春遊”,多選擇春風和煦、Sunny明媚的春天,踏青問柳,登山賞花,怡情益志,這正合春陽生髮之機,利於養生健體,值得提倡。由於春季陽氣初生未盛,氣候變化大,加之機體腠理開始變得舒鬆,耐寒力減弱,故應注意保暖禦寒,此即古人“春捂”的道理,目的是為了保護初生的陽氣不受傷害。

◆夏季養陽,重在養“長”夏季烈日炎炎,地熱蒸騰,雨水充沛,是自然界萬物繁榮、成實的季節,夏季養生應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顧護陽氣,注重一個“長”字。以飲食調養為例,夏季陽在外陰在內,胃腸蠕動減慢,胃酸分泌減少,飲食宜清淡,不可過於寒涼。夏季的解渴消暑之品,如西瓜、綠豆湯等應少冰鎮,另可適當食用一些生薑、大蒜、辣椒等辛辣之品,一是增強人體陽氣;二是增加食慾;三是可通過出汗達散熱降溫之目的,此於暑中求熱,乘夏養陽之法可謂事半功倍,且無“火”、“毒”之虞。所以古人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根據“夏季養陽”的法則,夏日三伏天,每伏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天地陽旺之時,以壯人體的陽氣。臨床上廣泛採用的“冬病夏治”方法,就是對“夏季養陽”法則的發展。

◆秋季養陰,重在養“收”

秋天暑熱漸消,氣候涼爽乾燥,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成熟與收穫之季,故秋季養生,皆以養“收”為要。以精神調養為例,秋天葉落草萎,萬物開始蕭條,易使人產生淒涼、憂鬱、煩躁之感,因此秋季養生應保持樂觀情緒,使心氣平和,不急不躁,精神內守,以平秋令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秋天不讓情緒受外界影響,可使肺氣得以清靜,此即秋天調養“收氣”之法。另秋天氣候宜人,是睡眠的好時光,應早睡早起,適當增加睡眠時間,以養秋陰。秋內應於肺,秋燥易傷津液易傷肺,故秋宜多食甘潤之品,以生津益肺,潤燥護膚,常用食物有芝麻、蜂蜜、梨、枇杷、柿子、甘蔗、香蕉、百合、銀耳、乳品等,正如《飲膳正要》所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季養陰,重在養“藏”

冬天氣溫驟降,天寒地凍,萬物閉藏,此時陽氣斂藏,陰精內虧,蟄蟲尚用冬眠來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人類更應順應自然規律,故冬季養生應以“藏”為原則,保暖避寒為大法,使陰精潛藏於內,陽氣不致外洩。以起居調養為例,應早臥晚起,去寒就溫,以適應冬天調養“藏”氣的養生方法,使人體陰陽平衡,精力充沛。冬內應於腎,“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此時進補最佳,但需因人而宜,飲食一般多選滋陰潛陽、補腎填精、熱量較高之品,如穀類、鱉、龜、木耳、龍眼肉、紅棗、核桃仁、羊肉、牛肉、狗肉等。

指導專家

職稱/學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任職單位: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文獻資訊研究所副所長

湖南省高血壓與卒中專業管理委員會副會長

國家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負責人

以上健康科普僅供參考,具體用藥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更多中醫健康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才40歲,大量喝酒20年,出現這些症狀,肝臟向他發出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