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對針灸臨床來說,腧穴理論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為選穴提供了緯度的確定方法。在四肢部,鍼灸選穴的難點,不在外經病,而在臟腑病。外經病,往往可以直接觀察到發病的部位和性狀,通過分形方法,確定緯度其實並不太難,但臟腑就不同了。

中醫理論中的臟腑,與實體內臟的關聯緊密,但又不盡相同。具體知識,可以參考《零起點學中醫》的相關內容。對於一個虛實交織的臟腑(核心是五臟)理論模型,謀求診斷結果與治療選穴之間的關係,不借助五臟原穴理論,很難實現。簡言之,五臟病選五臟原穴。

具體來看,五臟原穴分別是:肺原太淵,心原大陵,脾原太白,肝原太沖,腎原太溪。細心的讀者或已發現,大多數五臟原穴的名字中,都有個“太”字,唯獨心的原穴是“大陵”。實際上,古代“太”、“大”不分,可以混用。也就是說,五臟原穴均以“太”為名,以示其重。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是說五臟疾患,須從原穴求治;五臟疾患,往往在原穴處見到異常反應。所講的十二原,主要就是指五臟原穴來說的。為方便記憶,將五臟原穴整理歌訣如下:

肝心脾肺腎,衝陵白淵溪。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醫預防關節炎的"法寶",每天堅持喝一點,關節有力不再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