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經辨別
1, 無熱惡寒發於陰,發熱惡寒發於陽,太陽惡寒併發熱,少陽寒熱來複往,
陽明但熱不見寒,背寒即合太陰髒。
2, 太陽脈浮少陽弦,陽明在經大脈現,沉而有力是腑實,無力而沉附子見。
3, 太陰浮大緩無力,少陰沉遲並微細,微細欲絕是厥陰,弦而無力是肝虛。
4, 太陰手足自溫之,少陰厥陰四逆始,若有少陽陽氣閉,疏肝瀉火皆可治。
5, 自利不渴屬太陰,渴是少陰不化津,厥陰消渴兼久利,龍雷火升夜半飲。
6, 腹滿而吐是太陰,欲吐不吐少陰經,吐而衝逆屬厥陰,痛煩胸滿吐涎清。
7, 勞宮汗出為桂枝,反此陽明腑氣實,手心為桂手背附,表裡沉浮虛實知。
8, 三陽抓獨取少陽,三陰獨取少陰經,前者為開後為合,咽喉便是截斷形。
(二)六經為病
1、浮為太陽多惡寒,緩風緊寒無力虛,咳而遺尿是蓄水,色黑反易為血蓄。
時熱時汗皆桂枝,時腹自痛是裡虛。
2、脈弦少陽半表裡,口苦咽乾一證備,弦而有力屬少陽,無力而弦厥陰具。
3、大脈即是陽明病,日晡潮熱是在經,大而無力是虛勞,細澀夜熱與失精,
手心汗出燥屎成,噫氣胸痺是陽明。
4、少陰陽微與陰細,咽痛乾嘔但欲寐,附子但從腰間取,人蔘還是背中虛,
浮緩即是桂枝證,沉遲附子溫陽氣。
5、表脈反沉麻附甘,陽氣虛弱多兩感,反熱即向細辛求,但寒不熱病纏綿。
6、陽不入陰是少陰,早醒渴癢入厥陰,錯雜衝逆與勝復,寧失其方勿失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