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五味子搗碎入煎,方可五味鹹備,誠如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言其:“五味子酸鹹入肝而補腎,辛苦入心而補肺,甘入中宮益脾胃。”江蘇省中醫院徐景藩教授,他嘗引用文獻所列肝經用藥,謂五味子與烏梅、枸杞子、山萸肉、當歸、木瓜等相類,亦為補肝之品。五味子補益五臟之氣,與人蔘、麥冬合用即生脈飲,能補天元之真氣以補肺金之不足,而助脾胃之氣,此三者為長夏正旺之時藥。《脾胃論》中運用五味子多與人蔘、麥冬相配,方名生脈散,人云該方出自東垣先生《內外傷辨惑論》,實則出於其師張元素之《醫學啟源》藥類法象篇十七,“麥門冬氣寒,味微苦幹,治肺中(伏)火,(脈)氣欲絕,加五味子、人蔘(二)味,為生脈散,補肺中元氣不足,須用之。”
二:血府逐瘀東加白芷、天麻、白蒺藜,可治外傷性眩暈有良效。外傷性眩暈,多因跌僕墜損、頭腦外傷、瘀血內阻、經脈不暢、清陽不升、頭目榮養失調而致眩暈諸證。
三:二仙湯為補腎名方,由仙茅、仙靈脾、當歸、知母、巴戟天、黃柏組成。方中二仙巴戟天溫補腎陽,當歸補血活血,知柏滋陰而清腎火,諸藥相伍,具有辛溫與苦寒共用、壯陽與滋陰並舉、溫補與寒瀉同施之特點,能達到陰陽雙補之效果,為治療男女更年期之效方。
四:當歸、赤芍、醋鱉甲三藥合用,有養血活血、軟堅散結之功。與健肝湯合用可治肝硬化,若兼清利溼熱之垂盆草、虎杖,疏肝健脾化溼之苡米、鬱金,通利溼濁之制大黃共同組方,則療效更佳。
五: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實踐證明苡米與敗醬草為配方之佳對,在應證方藥中加入二藥常收良效。苡米既可利腸勝溼,又能補益脾胃;敗醬草辛苦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化溼之殊功,擅治結腸部位炎症。有人研究發現,敗醬草一藥進入機體後,其濃度最高的部位是直腸周圍。筆者常在方藥中視其為直腸、結腸病變之引經藥收到奇效,請學者在實踐中繼續體味。另外敗醬草尚有抗鬱調情志之力,還有清溼熱治胃酸之效,此已為臨證所驗。
六:山藥一藥為藥食同源之佳品,善滋脾陰,為肺脾腎三髒之補品。滋脾者重在脾陰之滋養,脾陰充實,津液能滋則水谷運化有源。滋脾陰時,醫者多首選山藥。山藥味甘,既養脾胃之陰,又補脾肺腎之氣,平補而無壅滯之過。對於久瀉體虛脾陰虧虛者可放膽用之,用量為30-120g,常收良效。鮮品蒸熟食之可代主食,甘甜可口,幼兒亦宜。
七:朱良春先生認為,怪病多由痰作祟,頑痰必兼痰與瘀。他在實踐中提出“治痰要活血,血活則痰化”的原則,臨床治療疑難雜病遵其治則,常收良效。
八:鄧鐵濤教授重視痰瘀理論的研究,根據其長期臨床實踐提出“痰瘀相關”理論,認為痰是瘀的初步(期)階段,瘀是痰的進一步發展,治瘀宜行氣活血,寓通瘀於補氣之中,這一理論不但對治療心血管疾病療效肯定,而且對腫瘤及其它疾病的辨證論治也有重要指導意義,故宜細細體味。
九: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功。古代醫家治消渴方劑中多用本品,當今醫生治療糖尿病時,甘草已不作為主要藥物,而僅作為調和藥運用在治療糖尿病方劑中。生甘草之清熱解毒作用、甘草之緩和作用,它能緩和藥性、毒性、矯正藥味並能調和脾胃,用量在3-6g之間,對血糖無不良影響。
十:對平素體弱、氣血不足之孕婦,除注意飲食調養外還可適當酌情服用黃芪四物湯、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等健脾補腎之方以固護胎氣,用量要小,即平日常用量之1/2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