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是一味生長在沙漠的名貴藥材,又稱為地精、金筍,味甘性溫,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被譽為“沙漠人蔘”。
傳統中醫認為,肉蓯蓉是上好的滋補品,而據現代研究,肉蓯蓉具有抗寒、抗疲勞、抗衰老、提高記憶能力等等的功用。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梭梭根部的沙漠植物,可長至40至160釐米,使用部分為根部,肉質莖外形呈扁圓柱形,肥厚多汁,通體泛著玉白色或淡黃色的光澤,葉狀鱗片螺旋狀排列。
上品肉蓯蓉的標準模樣:身掛黃色鱗片,像極了披掛鎧甲的古代戰將,底部為黃色,中間為白色,頂部為紫色。中間粗,兩頭尖。
肉蓯蓉屬於藥食同源品種,也是植物中少見的鹹味中藥,除了作為名貴中藥材用以醫療保健外,還可以作為普通的食材,用來泡茶、泡酒、煮粥、煲湯等。
食用肉蓯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泡水喝,可以把肉蓯蓉切成片,用水稍微煮一下,當茶喝,每天不要超過10克。
在古代西域,肉蓯蓉被視為“仙草”,是西域與中原進行貿易的重要藥材,也是西域各國作為進貢朝廷的珍品。
肉蓯蓉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補益中藥,作為中藥來使用已有悠久的歷史,古人很早便注意到了肉蓯蓉的藥用價值,在《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中都能找到有關肉蓯蓉的記載。
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將其列為上品。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此物補而不峻,故有從容之號。”也就是說這味藥補而不峻,補性非常的和緩,所以有從容的稱號。
肉蓯蓉是多年生沙漠寄生草本,寄主為梭梭屬,檉柳屬植物,梭梭樹在沙漠中有著極強的生命力,是防風固沙的優良先鋒植物。
肉蓯蓉就寄主於這些植物的根部,其生長特性獨特而神奇,深埋地下的它沒有根,葉片退化成鱗片狀,沒有葉綠素,自身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完全依靠吸取寄主的養分和水分來維持其生長。
每年四五月份,在沙漠中的梭梭樹旁,偶爾會見到形如寶塔,白紫相間的一簇花鑽出地面,這就是肉蓯蓉的花。
肉蓯蓉的肉質莖一般在種下後的4年內出土,一旦出土,如果不及時採收,很快就會開花結果。肉蓯蓉一開花,肉質莖的營養就會被迅速消耗,中空枯萎,藥用價值也隨之喪失。
肉蓯蓉採收後還要進行加工,晾晒是肉蓯蓉加工中最關鍵的一步,即通過Sunny的炙烤,蒸發掉肉蓯蓉90%的水分,整個晾晒過程要持續至少一個月。脫水後的肉蓯蓉會逐漸從黃白色變成棕褐色。